華新董座焦佑倫表示 台灣要培養核電的人才及技術能力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17日股東會後受訪表示,台灣沒有足夠的土地,發展潔淨能源,不像美國或中國大陸有大片土地可以發展光電。台灣沒有別的選擇,必須發展核電,現階段是否啟用核電,仍有疑慮,可交由國家、全民決定。就算台灣今天不發展核電,也一定要有發展核電的能力,要培養核電的人才及技術能力,投入核電的研究,要培養20年後的能力。

華新17日股東會,小股東關切減碳議題,對此焦佑倫表示,歐洲有發展綠電的優勢,北部有風(風力發電)、中間有核(核能,法國及英國都發展核能)、南部有光(太陽能光電)。條件比台灣好,北部有風、中部核能、南部有光。歐洲有發展綠能條件,才會積極推動全球減碳。

會後焦佑倫受訪,被問題台灣電網與核能議題時指出,台灣發展潔淨能源風光等條件有限,不像美國、中國大陸西部有大片土地,足夠空間發展光電或風電。台灣沒有別的選擇,必須發展核電,即使不發展核電,國家投入核電的能力,包括人才、技術及研發,為未來做努力。

焦佑倫表示,他個人支持核電發展,不論政策是否要讓核二、核三延役,但一定要具備發展核電的相關能力,絕對不會錯。未來20或30年的核電技術會與現在不同,安全性、方便性都會不一樣,現在全球都在研究核電,就算台灣今天不發展核電,也一定要有發展核電的能力,必須在教育上著手,過去清大有核工系所。焦佑倫強調,核能的安全性,大家有很多討論,有必要持續投入核電研究,新世代的思維改變,未來可能就需要核電。

焦佑倫表示,40年前大家怎麼會想到半導體產業,台灣率先堅持投入半導體,台灣才會變成半導體王國。台灣現在與世界合作,投入核電技術,40年後,台灣也許變成核電技術王國,台灣可以做核電各領域零組配件。華新去年收購英國SMP,當時審批時有個問題是SMP提供核電產業材料不能停止,唯一供應英國核電核心材料的英國企業。

焦佑倫表示,台電強韌電網挹注華新線纜事業的獲利,目前台灣電力不穩定原因很多,要從AI及EV電動車用電的需求與驅電方式改變,電網韌性需要重新設計改造,不光是台灣有此挑戰,歐洲及美國也會面臨挑戰。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44萬差點充公!退休族請領勞保年金「這筆常常被遺忘」
火鍋生意飆出3家上市公司!海底撈赴美掛牌 創辦人夫婦驚人身家曝光
不是投資客!自住客賣房「最難殺價」 達人爆屋主3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