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社市政廳集會 籲通過「陸瑞英提案」

華埠社區市政廳集會,呼籲通過「陸瑞英提案」。(記者劉梓祁/攝影)
華埠社區市政廳集會,呼籲通過「陸瑞英提案」。(記者劉梓祁/攝影)

曼哈頓華埠去年末發生電單車撞人事故,導致華埠啟蒙學校助理校長陸瑞英(Priscilla Loke)離世,令社區不滿並呼籲政府加強電單車監管,並由市議員提出「陸瑞英法案」(Int 0606),要求所有電單車完成註冊程序;20日,近百名社區人士在市政廳集會,呼籲市府推進提案。

去年9月,69歲的陸瑞英在格蘭街(Grand St.)交企李士提街(Chrystie St.)路口處,被一名騎Citi Bike電單車的男子撞倒,導致腦部著地後不治。案件發生後,社區及多個交通團體呼籲州、市議會通過加強監管的提案,其中包括市議員霍登(Robert Holden)所提出的「陸瑞英法案」。

目前,該提案已獲得31位議員的支持,但距離默認進入議會公聽的人數門檻還差三人。提案要求,所有帶有電動輔助的單車、滑板車和其它不需要在州汽車監理廳(DMV)註冊的合法機動車輛,必須在市交通局(DOT)完成註冊,並獲得固定在車輛上的車牌號碼。

為此,安全維權組織「市電單車安全聯盟」(NYC E-Vehicle Safety Alliance)當日組織集會,希望獲得更多議員支持。安全聯盟創始人施羅德(Janet Schroeder)說,在組織所接觸的近百位受害者中,僅有約3%被警方認定為事故,因許多肇事者選擇逃逸,而車體缺乏可追蹤的標示。

陸瑞英的生前好友也到場表達懷念與支持。曾與她一同共事35年的伍詠嫻說,電單車上牌不僅會拯救生命,還能讓城市交通更加安全和有序。回憶起和陸瑞英的相處點滴,她一度哽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議員支持,以此紀念陸瑞英。同時到場的還有民權律師歐陽蕭安。

社區代表李翠珊(Susan Lee)和李卓勳(Jan Lee)則呼籲仍未支持提案的華埠市議員馬泰(Chris Marte)加入支持行列。兩人強調,居民時常被無視法律的騎行者嚇得魂飛魄散,馬泰作為華埠代表應關注社區需求和聲音。他們對馬泰的選擇表示失望,希望其能夠站在珍視生命的立場。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最年輕市長 曾無家可歸…亞裔政治新星盛桃人生像過山車
藉租屋歧視 華人房東挨告 保險經紀提醒:勿輕易拒絕有心人士提問
麥當勞推5元餐 速食降價戰開打 漢堡王、溫蒂、星巴克紛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