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器官受贈者 宣傳器捐重要性

李汝幹表示器官捐獻造福了自己家庭。(記者范航瑜/攝影)
李汝幹表示器官捐獻造福了自己家庭。(記者范航瑜/攝影)

器官捐獻組織LiveOnNY,5月31日在曼哈頓華埠的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舉辦亞裔月感謝活動,感謝亞裔社區對於器官捐獻的積極參與,並分享了兩名華裔器官受贈者的故事。

MOCA館長李汝乾(Michael Lee)分享了自己父親的故事。幾年前,父親的腎出了問題,需要每四個小時進行輸液,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

一天,他接到電話,得知有合適的器官捐獻,當時他正觀看芭蕾舞,立即衝出劇場、趕往醫院。李汝乾說:「器官捐獻改變了我家庭的命運。如果沒有LiveOnNY這樣的器官捐獻組織,單靠自己幾乎是不可能找到捐贈者。」

兩次接受腎器官捐獻的吳筱玲(Mary Wu)介紹,自己自兩歲起就開始面對腎功能問題,年幼的她第一次接受了腎捐贈,讓她得以擁有一個正常快樂的童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腎功能問題再度出現。經過了一段時間頻繁就醫後,她接受了第二次腎捐贈,她的捐贈者是24歲的Bryan,他在一次高速公路事故中不幸去世。

吳筱玲父親來自上海,母親來自台灣,都是第一代移民。「那個時候是80年代,網絡也不發達,如果沒有器官捐獻組織的幫助,我的生活根本無法想像。」

她後來將自己的故事寫成書,並成為了LiveOnNY的志願者,積極宣傳器官捐獻的重要性。

同為移民家庭出身的王安迪(Andrew Wang),在十歲時的一次常規體檢中發現了器官異常,「就診後,我在醫院度過了三個月的艱難時光。這是我人生中最困難的時期。」

器官捐贈讓他得以重獲新生。如今,王安迪已經是一名醫學博士生。「我希望能夠靠自己的才能回饋社會,像那些幫助過我的人一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中華傳統文化強調身體完整,但器官捐獻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對社會做出貢獻。活動現場還為市消防局鳳凰協會的趙榮光(Benjiamin Chou)以及華裔「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等人頒獎,表彰他們為拯救生命做出的積極努力。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國留學生航拍軍事設施 司法部罕見以二戰法律控6罪名
百日咳病患暴增 驚傳群聚感染
跨洋盜版蘋果手機退貨 中國詐團涉騙12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