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台海、南海:香格裡拉對話的三大看點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年一度的「香格裡拉對話」週五(5月31日)至週日(6月2日)在新加坡登場,本屆如同往年聚焦於防務與安全議題,有超過40國、5百多位代表齊聚一堂。

首日關注焦點是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晚間將發表主題演說,預料提及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南海爭端。此外,週末兩天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中國防長董軍將分別發表演說;兩人在會議期間的會晤,討論內容則將涉及中美關係與台海議題。

中美防長料將會晤

去年底,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董軍為新任的中國防長,接替此前「神秘消失」數月並被革職的李尚福。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學者林穎佑向DW表示,今年香格裡拉對話的「主秀」,是藉由這個機會觀察董軍身為防長如何應對外界。

林穎佑把香格裡拉對話形容為一場「動作電影」,而董軍的表現正是「最重要的橋段」,包含他的演說講稿、與媒體的對答,以及跟美方的互動。

「這次是外界第一次去看董軍;董軍過去有個強項就是在軍事交流……他是一個老手,他今天在面對奧斯汀,在面對美國的時候,要如何去回應跟應答,我覺得這是最值得(觀察的)。」林穎佑認為,從董軍過去多次主持中國與外國軍事演習的資歷來看,他應對外界的表現,「應該會比李尚福還要好」。

去年香格裡拉會前,有媒體報導指中方拒絕了美方舉行防長會談的請求;後來在會議開幕晚宴上,李尚福與奧斯汀雖有握手與簡短談話,但並未達到美國期待的「實質交流」程度。

今年4月,董軍與奧斯汀曾通過電話,是中美防長時隔18個月首度再有實質交流。當時美方重申有必要維持雙方軍事溝通管道暢通,並強調應「尊重國際法保障的公海航行自由,特別是在南海」;中方聲明則稱,中美兩軍關係應朝「不衝突不對抗」以及「務實合作、逐步積累互信」的方向發展,並呼籲美國在南海、台海議題上,「認清中方堅定立場」。

美國已宣布今年香格裡拉期間會舉辦美中防長會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30日的記者會未直接證實此事,而是表示:「中美兩軍高層保持戰略溝通,有利於穩定兩軍關係、增進相互了解,中方對此持開放態度。」

然而,專家對於這場會談的期待並不高。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莊嘉穎向DW表示,它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對於雙方的軍事溝通會有幫助,但是「不會帶來什麼突破」。

莊嘉穎認為,美中雙方都不希望緊張局勢升溫,卻也「接受有一定的摩擦、一定的張力」,因此重要的是在各個工作層級維持溝通管道,並且避免誤判。「這不代表關係會轉好,它只是幫助雙方避免衝突的機制,(兩國之間)競爭還是繼續競爭。」

台灣專家林穎佑則分析道,中國防長對軍隊的控制「遠低於」美國防長,因此兩軍的往來是否有實質進展,更應關注未來是否有兩國聯合參謀長的談話,或是「軍種跟軍種、戰區跟戰區的互動」。

台海議題

中美關係自2023年初的「氣球事件」之後惡化,同年11月雙方領袖在舊金山舉行「拜習會」,關係有所好轉。儘管如此,美國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以及對中國電動車施加的高額關稅,都讓兩國分歧繼續擴大。

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也讓中國不滿。20日,民進黨籍的賴清德就任台灣總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有致賀電;隨後,中國加碼制裁美國軍工企業,接著更舉行「環台軍演」,範圍甚至擴及台灣的外離島附近。

有中國專家指出,台灣必定是這次中美防長會談的討論議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採訪軍事專家張軍社,他說,中國會再度要求美國「嚴格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干涉台灣事務」,且唯有美國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兩軍關係才能穩定發展。

台灣學者林穎佑則告訴DW,就往年的香格裡拉對話整體情況看來,各國可能不會多談台灣,但是會強調台海區域應維持穩定,也會譴責中國造成區域的不安定,並呼籲中方應以溝通交流取代衝突;對於中國再一次舉辦「環台軍演」,各國也可能在美國的帶領下「更加強硬」,表達更強烈的抗議或不滿。

至於中國希望傳遞的訊息,最重要的或許仍是「一個中國原則」。林穎佑說,中國會重申「台灣議題屬中國內政事務」的主張,「這個基本的論調也是他們的基本底牌、基本底線」;同時,中國也會藉由香格裡拉此一國際場合,再度強調其對外態度,也就是主張自身有意和平解決問題,但對於可能「侵犯主權」的行動,中國仍舊「寸土不讓」。

中菲南海爭端

台海議題之外,國際社會更關注或許是南海主權爭端。近期菲律賓多次指控中國在南海爭議水域朝菲方船隻發射水炮、撞船、騷擾或阻擋漁民,特別是在第二托馬斯礁(中國稱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津礁)和斯卡伯勒礁(中國稱黃岩島)附近。中國則一貫主張菲律賓在南海的行為是「侵權活動」,而中方做法是維護主權的「必要措施」。

在此背景之下,菲律賓與美國越走越近。4月,美日菲三國曾舉辦歷史性的領袖峰會,日本與美國皆表明與菲律賓站在一起;美菲年度「肩並肩」軍事演習也在5月落幕,欲強化雙方協同作戰能力。

香格裡拉對話前夕,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透露他的主題演講將重申菲律賓的立場,並致力於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他還表示,自己受邀在香格裡拉會議上談南海議題,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南海議題「不只影響區域,更影響全世界」。

莊嘉穎指出,小馬科斯會希望「曝光」中國在南海採取的強力作為,「讓國際更關注南海爭端升溫的可能,也同時讓中國曉得,以他比較多、比較大的船隻,去向一個比較小的國家施壓,會有國際反彈、中國需要承擔一定成本」;然而,北京可能也會再次傳遞同樣的訊號,認為是「其他國家逼他們反擊」、而且那些國家「背後有美國主使」。

林穎佑則表示,香格裡拉安排小馬科斯發表主題演說,可說是「有備而來」,主要會強調南海安全,但也「不會只有單純講南海」,而是會拉高格局,進一步推動美菲、日菲合作,以促進印太地區整體安全的國際合作。

(DW記者李宥臻對此文有貢獻)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