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強權間的外交平衡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蒙古國,參加蘇聯和蒙古聯軍戰勝日本的85週年紀念活動(1939-2024)。表面上看,這次訪問似乎是出席歷史紀念活動,但背後是否蘊含著更深的地緣政治意圖?

自2022年俄烏軍事衝突以來,普丁受到國際刑事法院(ICC)發布逮捕令制約,這是他首次訪問ICC成員國,蒙古選擇不執行逮捕令,反而對普丁展開盛大歡迎,顯示其在國際局勢中的微妙平衡。這次訪問的影響遠不止於俄蒙雙邊關係,更牽涉到中國、以及美國等其他大國的動向。

首先,蒙古是夾在中俄兩大強權之間的內陸國,經濟能源進出口主要均依賴這兩國。俄羅斯向蒙古供應大約95%的石油產品,以及20%以上的電力;中國則是蒙古最大的貿易夥伴,吸收大部分的礦產出口,尤其是煤炭和銅礦。因此,蒙古在經濟上,必須平衡與中俄兩國的關係,以確保經濟能源可穩定發展。

其次,在普丁此次訪問期間,俄蒙兩國在發電廠升級、航空燃料供應等領域加強合作,進一步鞏固雙方的經濟聯繫。而另一方面,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的「草原之路」發展戰略也密切結合,使蒙古在基礎建設、交通物流等更加依賴中國。這樣的經濟合作,對蒙古固然重要,但也讓中國在蒙古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然而,蒙古並未完全依賴中俄兩國,近年來積極尋求與美國加強合作。2023年初時,蒙古與美國簽署《航空運輸協定》,推動兩國航班運營,另於2024年7月,共同簽署提升蒙古飛航管制人員訓練,以及開通蒙美直航航班的協議書。除此之外,兩國在軍事合作方面也不斷深化,特別是寒冷氣候訓練和士官發展計畫上,雙方展開實驗性質的合作。這顯示蒙古試圖外交多元化,以減少對中俄的依賴。

但蒙古與美國的接近,不免引起中國的關注。中國長期將蒙古視為其「後院」,不希望看到美國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隨著美蒙關係的加強,中國極有可能加大對蒙古的外交和經濟壓力,藉此確保其不會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幫手。

軍事上,蒙古過去與中俄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經常參加兩國主導的聯合軍事演習,並從中俄獲得大量的軍事裝備和訓練。即便如此,近年來蒙古仍積極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如前述提到的戰術訓練和士官發展方面。這也反映蒙古希望通過美國的幫助,推動其軍隊現代化,逐步擺脫對中俄的軍事依賴。

但筆者認為,蒙古必須慎重考慮其作為中俄緩衝國的角色。軍事現代化與美國的接近,可能會打破中俄蒙之間的軍事平衡。中俄兩國顯然不希望,美國擴大在蒙古的軍事影響力。因此,蒙古在這方面的政策若處理不慎,可能會引發中俄的強烈反應。

總之,蒙古作為一個內陸國家,處於中美俄三大強權的夾縫中,面臨著複雜的地緣政治挑戰。普丁此次訪問蒙古,表面上是加強俄蒙雙邊合作,但實際上更可能是對蒙古與美國關係日益加深的回應。未來,蒙古在這種地緣政治競爭中,如何在不偏離國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將成為其外交政策的最大考驗。而這或許也是讓其他小國及政權,作為如何在強權國家夾縫之間求生的借鏡。(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