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亭快攻基輔夢碎 烏克蘭何以能阻撓俄軍挺進?
(中央社巴黎8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2週,俄國總統蒲亭仍堅持既有目標,戰事前景未明。但烏方部隊設法擋下敵軍攻勢,抵抗能力已獲西方盟邦讚揚,以下是法新社整理烏克蘭能以小搏大的5個理由。
● 整軍經武
2014年,俄國發起閃電行動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親俄分離主義分子開始橫行於烏東部分地區,隨後烏克蘭在西方支援下,實質強化自身武裝力量。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基輔政府在2016年展開烏克蘭特種部隊訓練計畫,如今部隊2000名成員得以協助平民志願作戰。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兼任副教授倫登(Douglas London)表示:「為抵抗俄國占領,烏克蘭過去8年一直在規劃、訓練和整備。」
身為中央情報局(CIA)資深成員的倫登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寫道,烏克蘭瞭解,美國與北約不會在戰場上伸出援手,把戰略擺在「消耗莫斯科,好讓占領行動難以維持」。
● 地主優勢
莫斯科當局曾在蘇聯時期控制這塊區域,但現在仰仗當年對此地的熟悉度,似乎低估了烏克蘭部隊的地主優勢,其中包括熟知地形─尤其每年此時路上可能泥濘不堪,以及當地人拿起武器對抗來犯部隊的能力。
美國國際安全事務學院(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教授梅瑞迪斯(Spencer Meredith)說,在這類非正規作戰情境中,弱勢一方可以盡可能發揮相較於強大對手的優勢,包括「地形優勢、在地知識和社會連結」等。
如果俄軍試圖滲透基輔之類的城市,發展都市戰,將會面臨更強大挑戰。
法國軍界匿名消息人士說:「那樣一來一切將改變。俄國人會在每個街角、一棟棟建築碰上麻煩。」
● 團結一心
當俄軍進入首都周邊區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雖然性命堪憂,仍留在基輔。在他領導下,烏克蘭人展現出面對逆境的最大韌性。
尋常老百姓志願上前線,而他們常常是在確保家人安全前往烏克蘭西部或國外後才參戰。
網路上流傳的影片顯示,有平民百姓投入製作汽油彈,還有農民拖走俄軍硬體裝備。
法國退役上校哥雅(Michel Goya)表示,烏克蘭「別無選擇,只能透過快速訓練義勇軍和使用輕型武器,來進一步增強消耗戰的戰力」。
● 戰略錯誤
軍事分析家表示,俄國在2月24日發動入侵後的頭幾天犯下戰略錯誤,初期階段派出太少地面部隊,且未能讓地面與空中部隊協同行動。看來莫斯科原本預期,幾天內就能達成軍事上成功。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俄羅斯研究計畫主任考夫曼(Michael Kofman)說:「他們最初以為非常快就能讓部隊進入首都基輔…但他們很早就受挫。」
考夫曼表示:「這種假設很荒謬…你怎麼能在3天內拿下基輔?俄軍現在已做調整,試圖以聯合兵種作戰來處理。」
● 心理恐懼
俄國最近幾週在烏克蘭邊界附近部署數以萬計的兵力,讓全世界警鈴大作。
然而很有可能,這些軍人中幾乎沒人知道就要被送進鄰國打仗,而且當地居民同為斯拉夫人,還有許多人的母語是俄語。
俄軍傷亡慘重也無助士氣,根據法軍消息人士,死者至少包括一名少將,那是俄軍高層覺得必須赴前線視察的跡象。
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駐所高級研究員佩平斯基(Thomas Pepinsky)說,目前為止的證據顯示,隨著入侵者深入國內,烏克蘭對待俄國戰俘的態度可能愈來愈嚴厲。
他表示:「如果俄國人緊張、失眠、容易反應過度,烏克蘭的抵抗會最有效。」(譯者:楊昭彥/核稿:劉學源)11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