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先吃蔬菜!他改變進食順序「逆轉糖尿病」 醫大驚:免吃藥了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指出,他的朋友採「蛋白質先吃」的進食順序,幫助控制血糖,成功將糖化血色素降到正常值。(圖/Pixabay)
罹患糖尿病並非絕症,仍可透過飲食改善。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分享案例,指他朋友的糖化血色素(HbA1c)高,未料日前改變進食順序,採「蛋白質先吃」策略,並搭配規律運動和良好生活習慣,成功將糖化血色素數值從9%降到5.7%,降幅近37%。
洪泰雄在臉書粉專表示,他朋友的糖化血色素為9%,透過「蛋白質先吃」的飲食方式,降到接近正常值的5.7%,醫生得知後建議停藥,但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單靠「蛋白質先吃」達顯著效果,須看個人胰島功能和代謝狀況,另外,營養均衡也很重要,高蛋白飲食若過量,恐增加腎臟負擔,就算糖化血色素降到理想範圍,仍需定期監測血糖,避免反彈。
「先吃蛋白質」為何能幫助降血糖?洪泰雄解釋,蛋白質和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慢,先吃蛋白質能減緩胃排空速度,降低葡萄糖快速進入血液,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的分泌負擔減輕,使餐後血糖更穩定,而且先吃蛋白質有助於增加飽足感,減少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也可能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血糖控制。
洪泰雄建議,進食順序先吃蛋白質,可選擇肉類、魚類、蛋、豆腐、豆類等,再攝取蔬菜,例如綠葉蔬菜、花椰菜、茄子,最後是碳水化合物,像是糙米、地瓜、藜麥等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類,而餐盤比例也需控制,蛋白質約占餐盤的25到30%,蔬菜應占50%,碳水化合物則控制在20到25%,而且保持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食或長時間空腹。
洪泰雄提醒,「蛋白質先吃」是一種餐前策略,有助於穩定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特別是控制糖尿病有積極作用,但還是要搭配規律運動、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糖尿病患者若想實施,建議在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健康零距離】少量多餐=血糖多點上升!名醫揭「會更胖」:胰島素一直分泌!恐導致胰臟會衰竭!(影片來自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比綠茶強!「1飲料」防癌又護心 還能降低膽固醇
吃鍋別怕胖!營養師激推「1火鍋料」 助減肥、提高代謝
反波波牙醫遊行畫面曝光!名醫怒喊:別對詐騙行為仁慈
反24億偏鄉計畫!本土牙醫今上街:減少國外返台實習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