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位名人不抽菸,例如林珍羽,仍罹患肺腺癌,甚至病逝。國內肺癌權威醫師陳晉興表示,女性可能與化妝品常須使用滑石粉,而滑石粉常摻雜一級致癌物「石綿」有關,因此,女性務必謹慎使用粉塵狀化妝品。「無毒教母」譚敦慈就表示,她上妝時會先暫時停止呼吸,以防吸入有毒物質,傷害肺部健康。
大家知道嗎?從2025年元旦開始,有許多新制正式上路,其中一項就是癌症篩檢補助擴大實施,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是一種由細胞異常增殖引起的疾病,具有侵襲性和轉移性,且繁殖速度非常快,還能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腫瘤,導致器官病變、功能喪失甚至死亡,部分癌症可透過定期篩檢來提早發現,而有些癌症卻是無法事前篩檢,必須透過日常活中,出現相似狀況就要留意,來看看可事前篩檢6大癌以及相關症狀
台康生(6589)24日宣布,第二代治療早期乳癌、轉移性乳癌的生物相似藥EG1206A,獲美國FDA 同意進行三期臨床。EG1206A原廠藥為Perjeta(pertuzumab),根據羅氏大藥廠2023年報資料,全球銷售額為37.70億瑞士法郎(約44.8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逾1,400億元)。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1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數共有1萬7,643人,在國人十大癌症排行中位居第2名,而且大腸癌年齡別發生率45-49歲有增加的情形。為幫助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健署宣布,自114年起,將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同時也呼籲民眾新春佳節應掌握「3多、3少、3去」飲食原則顧腸道。 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 40-44歲有家族史也可做 自114年1月1日起,公費大腸癌篩檢對象由原先50-74歲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擴大至45-74歲民眾,以及40-44歲有家族病史(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可每2年接受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國健署表示,實證顯示透過定期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發現大腸癌存活率相當高,大腸癌第0-1期的個案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而且定期篩檢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可降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 糞便潛血檢查非侵入性 4步驟就可輕鬆完成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不具侵入性,檢測方式相當簡單。國健署說明,民眾在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
第16屆「大港開唱Megaport」將在3月29、30日盛大登場,正式公開本屆特別企劃節目,將重現傳奇歌手陳一郎的精彩音樂人生,讓多首台語金曲再次隨著船鳴聲於高雄港邊響起,帶領樂迷共同懷念這位早逝的「酒國歌王」。
大陸歌手王耀東2021年被診斷罹患肺癌,抗病3年多,15日清晨不幸離世,年僅39歲。他的遺孀發出訃告,指出丈夫因病多方奮力搶救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出現腹痛、虛弱等明顯症狀,常常表示腫瘤已擴散、死亡率高,而有「癌王」的可怕稱號!然而,專家指出,胰臟癌有時候還是可以從身體的微妙變化...
國內乳癌外科權威、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張金堅,目前79歲的他,至今體力充沛,持續為乳癌患者開刀,除了仁心仁術外,身心強健的他有獨到的養生法,就是喝咖啡、飲食清淡與快步走。他尤其推崇咖啡。他表示,咖啡是利大於弊,可防癌、防失智、降血壓等,尤其早上10時喝,不僅不會妨礙睡眠,且CP值最高。
來自日本茨城縣的女星小林優美,6年前罹患乳癌切除右胸,沒想到這還沒完,日前又自爆去年2月摘除子宮與卵巢,因為只要經期就劇痛,一天要吃8顆止痛藥才行。
80歲的阿嬤發現長了3.5公分的肝癌,年紀大不想手術,三個月後回診腫瘤縮小到1.8公分,最後甚至腫瘤消失。基隆長庚醫院肝臟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說,阿嬤說她都喝地瓜葉加洋蔥打的汁,這並非單一個案,另位同樣
天氣變冷,容易著涼感冒、咳嗽、喉嚨痛,這個時候不少人會喝菊花茶改善換季不適,但聽說菊花性寒,哪些人不宜飲用?菊花原來分3種,各具功效,除了清熱明目,還有什麼效用?下文一一為你講解。 菊花分三種,
桃園醫院癌症治療團隊23日化身戒菸守護天使,走訪醫院內外,包括停車場、休息區等癌友與菸友常駐的角落。在停車場遇見一位正在抽菸的頭頸癌友時,團隊即刻上前關懷,耐心地與他交談。癌友在感受到團隊的真心與專業後,立即熄滅手中的菸,並主動表達想戒菸的意願。吸菸是多種癌症的重要危險因子,國內外研究顯示,診斷癌症後繼續吸菸不僅影響整體存活率,還可能導致癌症復發及第二種癌症的產生,並降低各種癌症治療方式的效果。面對這樣的挑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癌症中心與戒菸團隊攜手合作,以實際行動守護癌友健康,協助他們遠離菸害。癌症中心主任白日東表示,戒菸對癌友的健康影響深遠。「如果病人在癌症手術前能成功戒菸,不僅能降低傷口癒合不良及感染的風險,還能減少肺部與心血管併發症。診斷後及時戒菸,更能大幅提升存活率與治療效果,」白日東重心長地說,希望所有癌友能下定決心戒菸,為自己的健康加分。癌症中心護理長郭昭岑補充,許多癌友雖然明白吸菸的危害,但在罹癌後面臨身心壓力,往往難以戒除菸癮。針對這樣的情況,桃園醫院特別加強橫向資源整合,讓腫瘤個案管理師在第一時間為有菸癮的癌友提供衛教,同時轉介戒菸團隊,進行追蹤關懷並適時使用戒菸藥
37歲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傳出罹患肺腺癌消息,週三(1/22)親自說明目前身體狀況,她說自己是在健檢時發現罹患肺腺癌第1期,「一直以為我是全家最健康的,從來不抽菸的我,怎麼也沒想到會被確診肺腺癌1期」。
懷孕期間確診乳癌!台中一名40歲的媽媽,懷第2胎5個月時,摸到左胸有不明腫塊,做了超音波檢查,確診乳癌第二期,開始抗癌之路,慶幸的是,不只寶寶順利出生非常健康,媽媽也成功抗癌,醫生提醒,懷孕期間乳房相對會腫一些,比較容易忽視,但只要有發現異狀,還是要即早就醫。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3日電)近期多名立法委員質詢指出,健保審查新藥的進度應公開透明、可被追蹤,才能讓關心進度的人可以適時了解。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加速落實,「給等藥的病人一個看得見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