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文膽張祖詒105歲辭世,94歲執筆寫小說、兩度打破出版紀錄

編按:總統府前秘書長、小說家張祖詒,於今24日凌晨12時於家中辭世,享嵩壽105歲。妻子陳家麗證實此事,表示張祖詒「安詳平靜地離去,回到主的懷抱」,並提到丈夫生前生前交代身後事「不發訃聞、不登報、不宣布」,將依照基督教的追思禮拜,開追悼會。

張祖詒出生於民國7年,為江蘇常熟人,畢業於私立上海法學院。曾任行政院參議、編譯室主任、祕書室主任、副祕書長、總統府副祕書長、國策顧問。做過兩位總統嚴家淦、蔣經國的文膽,更於民國61年至77年為經國先生掌理文翰,頗負時譽。

但身為老派文人的他,卻一直到94歲那年才動筆寫小說。小說處女作《寶枝》一開筆便是15萬字。完成那一年,張祖詒已是97歲,打破華文世界寫長篇小說的紀錄。

更在去年出版《總統與我》,為非正式紀錄「全世界最年長男作家」。其著作包括散文《蔣經國晚年身影》、《帚珍集》、《現代逍遙遊》、《不亦快哉集》,長篇小說《寶枝》、《嶗山悲歌》,譯作《再相逢》等。

蔣經國總統(左)與張祖詒(右)攝於行政院一樓大禮堂。張祖詒提供
蔣經國總統(左)與張祖詒(右)攝於行政院一樓大禮堂。張祖詒提供

前總統蔣經國故居、歷經七年興建及整備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1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前總統馬英九、現任總統蔡英文均親臨現場致辭,全台更掀起一波追憶經國先生的熱潮。農曆年後(2月10日),蔣經國總統生前最倚重的文膽、前總統府副祕書長張祖詒,將出版《總統與我》一書,記錄他對經國先生的觀察,與兩人互動的點點滴滴,《遠見雜誌》取得第一手書稿內容,以饗讀者。

新書評介(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高齡105歲的前總統府副祕書長張祖詒先生,曾於經國先生行政院長及總統任內,晨夕追隨16年(民國61至77年),是鮮為人知的重要政策文稿執筆者,他在2022年農曆年後將出版一本《總統與我》,記述他的近距離觀察。就如他的前一本著作《經國先生晚年身影》(天下文化,2009),祖詒先生在卷語中指出:「書中所述句句真實,沒有假話。」
這本新著又補述了總統與作者之間十分親切交談中的一些生活點滴、互動實錄及內心世界,讓我們對於經國先生「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親民愛民的真情,更增加了深刻的體會。以下摘文《總統與我》精采內容,在出版前夕,先分享給《遠見》的讀者。

樹立行政院長典範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說:「我們憲法規定,立法院委員有向行政院長及其部會首長提出質詢的權利,行政院長或部會首長,除涉及國家安全機密者外,有不得拒絕的責任,這是憲政體制中重要的一環,我們應予尊重。我只提出一個重點,我們處理立委質詢案,務必能讓每一立委感到,行政院對他的質詢受到重視,而且做了適當處理,以表尊重。」

就從那個會期開始,立法委員都可得到行政院祕書處函送每一會期內立委質詢案處理狀況的彙報,無不表示欣慰。認為蔣院長重視立法委員質詢,是對憲政體制的尊重,更是一位具有民主素養的政府首長。之後六年之內,每年二次都是循此模式辦理,被譽為民主政治運作的典範。

遠見調查,近八成企業主認為蔣經國總統對台灣貢獻最大。取自經國先生與孫運璿院長永恆紀念社臉書
遠見調查,近八成企業主認為蔣經國總統對台灣貢獻最大。取自經國先生與孫運璿院長永恆紀念社臉書

創下GDP年均成長率9.1%

民國62年3月中,院長對我說:「以後我將親自主持財經會談,改在院內舉行,成員仍是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部長、經濟部部長、本院祕書長及主計長,會談地點就在我的辦公室,會談日期及時間不固定,按需要隨時舉行。我要你參加,擔任會談記錄,以及和有關單位首長通知及聯繫事項。」

蔣院長關懷民瘼,甚於任何其他課題。凡涉及民眾生計有關的狀況,必優先討論。這樣的五人會談,一直持續到民國67年5月經國先生晉任總統為止,前後總共舉行100餘次。

在這段時期中,討論決定產生的很多重要方案無不有助於我國經濟發展的進步,為進入開發國家奠定關鍵基礎。五人會談,不具會議形式,沒有表決,倒像一個座談會,出席成員充分自由表達意見,而每位成員也有充分準備,攜帶相關資料,遇有院長或其他成員有所詢問時,可以立即提出資料補充說明,有助主持人做出決定。

很多人常常批評蔣經國不懂經濟,對經濟完全是門外漢。因之對他所做各種措施,每因有違某些人的主張,或違背某些企業集團的利益,予以反對。但看看他在五人財經會談中的言論、主張和裁定,往往能見人所未見,他的研判和預測也大多正確。

舉世稱譽的「台灣奇蹟」,躍登亞洲四小龍之首。這「奇蹟」二字,聽來稍有譏諷的意味,莫非因為這個「奇蹟」的推手是個經濟「門外漢」之故?而我正是這位「門外漢」的特別助理。

經國先生如何談本土化?

蔣經國院長:「我們要把各項建設,不論硬體軟體,都要落地生根,就像這條公路一樣,誰也無法搬動移走,這樣才是真正的所謂『本土化』。現在一般人常把『本土化』視為提拔台籍菁英擔任重要職位,似乎過於狹義。我們正就應該朝著廣義的方向努力。」

「我的雙腳站在棉花堆裡」

總統剛才接見中央研究院吳大猷院長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博士夫婦相談較久,約有40分鐘。賓客們辭別,剛走出會客室,總統竟疼痛難熬做出令人不忍卒睹的形狀,確是讓我大為吃驚。

那天我奉命陪見,我一向知道總統十分重視禮儀,所以那天他穿著相當整齊,談話也很專注。辭別時,總統意欲站起送行,吳大猷院長看到總統站立似有困難,立即轉身請總統坐著勿動。二分鐘後出現了我從未見過的驚恐畫面。

那確是我第一次見到總統在僚屬面前那麼失態的窘狀,我有些不知所措,立即命工友搬個墊腳凳子,先讓總統雙腿不要懸空。同時請王主任和值班醫官過來,看看怎樣做最好處理。

我問總統能否站立?我聽到一句終生難忘的話:「現在我的雙腳似同踩在棉花堆裡,怎能站立?」

因為我不是總統家屬成員,我也不是他的貼身侍從,不便常去問他身體狀況,這是醫療小組醫師們的責任,所以平時總統到府辦公,見面時看他一如平常,就說一聲「總統好」,別無顧慮。

今天看到的這一幕,顯然總統的病情不輕,否則他不會不顧儀態,不顧尊嚴,抱腿淒聲喊痛。想來必定在會客時,他已經感到疼痛,實在是因為忍無可忍,才在賓客剛剛離開會客室門口時,就喊出幾乎求救的聲音。

可憐總統原來一直是在力疾從公,抱病上班,我竟無此警覺,著實感到羞愧。當時值班醫官給總統注射一劑大概是止痛一類針藥,數分鐘後,總統的疼痛稍有舒緩,王主任家驊兄查閱一下,當天總統並無其他節目,於是大家商定,請總統先回七海寓所休息,蒙總統同意,由侍衛官推著輪椅,改由第三號門登上座車,駛回七海。

我肯定今天所見狀況,政府其他首長都未見過,醫療小組的醫師們責無旁貸,不能有所疏忽,甚至推諉。以我當時激動的心情,甚至認為一位國家元首受到醫療的照顧,比一般平民好不了太多。

直到30多年後的今天,我的眼底常常出現一位長者抱腿喊痛的幻覺,我的耳際也時時聽到:「我的雙腳站在棉花堆裡。」

張祖詒在新書中,陳述了蔣經國總統(右)提拔李登輝(左)擔任副手的過程。遠見資料庫
張祖詒在新書中,陳述了蔣經國總統(右)提拔李登輝(左)擔任副手的過程。遠見資料庫

為何選李登輝擔任副總統?

民國72年夏季某個週末,總統要我同去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李主席官舍,與李共用午餐。這是個示好的表態,李夫人曾文惠女士忙著與我內子打電話,討論菜色及接待禮節。結果當日清茶沁喉,淡飯可口,賓主盡歡,李在候選名單上得到加分。

同年秋,台灣省議會舉行當年第二次會議,依法請省主席蒞會報告施政並備質詢。

輪到黨外議員聯合質詢,提出台灣獨立議題,詢問李主席持何立場?李主席即席答復:「中國歷史沒有拋棄台灣,台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當日晚報紛紛刊載議員和主席詢答全文。我把報紙剪下,劃了紅線,即時呈送總統核閱。總統一邊讀報,一邊頻頻點頭,連說:「很好,很好。」李的計分簿上又加了幾分。

隔了一天,總統又吩咐中央黨部祕書處,下個月的中央常務委員會議,安排台灣省政府李主席做省政報告。(相距時間大約半個月。)

同一時間,總統交代任務,要我替他準備一份下月中常會聽取李主席省政報告後,給予嘉許的講稿,還特別補上一句:「多給一點獎勉鼓勵。」

以上事例,很明顯透露總統暗示他心中的人選已有定奪。而那些暗示中,包含著我的若干暗助。特別是李主席答復黨外議員兩句對仗式的答話,使得總統相信李心中對中華文化意識和中華民國法統具有很深的忠誠度,加強了總統對副總統人選的腹案,更為堅定。

全書呈現的經國先生面貌

我看過經國總統在辦公室批閱公文時的凝思和專注。

我看過他主持會議時的明智和果斷。

我看過他召集座談會時的開放和明朗。

我看過他檢閱部隊時的莊嚴和威儀。

我看過他巡視基層時的關懷和嘉勉。

我看過他參觀學校時的興奮和喜悅。

我看過他探望榮民時的慈愛和善心。

我看過他訪問民間時的和藹與親切。

我看過他考察工廠時的讚許和鼓勵。

我也看過我們隨行時,在途程中或休息時他的輕鬆、幽默和風趣。

但我從來沒有一次看過經國先生大發雷霆,即使他極不滿意,仍有克制。舉一事為例,美國與我國斷交後,仍依《台灣關係法》提供我國防衛武器和軍備。惟軍品種類和數量頗有商議空間,也是對岸情蒐重點,所以必須保密。

但新聞媒體時常報導,不論報導內容是否屬實,卻給政府增添無窮困擾,總統當然非常不滿。他亟想加以止制,但他並未擅用威權,而是擇定一日,邀請各大媒體老闆或負責人到總統府座談。當時氣氛確很凝重,大家正要聆聽總統有什麼指示,但總統卻僅說了一句話:「這個樣子,我這台戲實在唱不下去了。」

各大報業鉅子,聽了無不感動,也無話可說,但之後報刊版面清淨多了。總統的作法,所憑藉的支柱,祇是他辦公室椅子背後一塊石刻、也是他的座右銘上一個「忍」字。

蔣經國總統事必躬親,體恤民意,迄今仍讓台灣人民懷念。取自經國先生與孫運璿院長永恆紀念社臉書
蔣經國總統事必躬親,體恤民意,迄今仍讓台灣人民懷念。取自經國先生與孫運璿院長永恆紀念社臉書

有健康的現在,才有光明的未來

本書寫到結尾,或許有人會問,書中所述俱是陳年往事,何以隻字不提未來?

大哉斯問,我的答覆是:「沒有健康的現在,焉有光明的未來。」

中華民國國步維艱,以目前國家處境而言,我以為我們最好的國策,應該是:「立足台灣,心懷大陸,放眼世界。」

然則現今執政當局,在沒有自由的假民主制度操控下,一面倒傾向美霸,採取仇中抗中的親美政策,一切唯美是從,甚至願當馬前卒,不計後果。

明知不敢公開宣布台灣獨立,卻猶虛張聲勢,為虎作倀,不斷或明或暗,向對岸挑釁,做抗中先鋒,是盲從?還是自投羅網?

兩岸關係,已到谷底,仍在奢言「維持現狀」。實則現狀已經徹底破壞,如果真的認為原先的現狀(包含九二共識)乃是安全所繫,那就亟應修補國策,敦親睦鄰,回頭是岸,或能挽救危機於萬一。

談未來,何其不易。先有健康的現在,方是正途。

《總統與我》一書,張祖詒著,天下文化2月10日出版。
《總統與我》一書,張祖詒著,天下文化2月10日出版。

張祖詒
出生:1918年-2023年
學歷:上海法學院畢業
經歷:行政院參議、編譯室主任、祕書室主任、副祕書長、總統府副祕書長、國策顧問。民國61年至77年為經國先生掌理文翰,頗負時譽
著作:散文《蔣經國晚年身影》《帚珍集》《現代逍遙遊》《不亦快哉集》,長篇小說《寶枝》《嶗山悲歌》,譯作《再相逢》等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一個決心積極革新的年代——歷史性專訪蔣經國總統
蔣經國日記揭密:為何選擇李登輝而非林洋港當副總統?
蔣經國日記揭密!那些他恨的黨外人士:陳菊、許信良、康寧祥、殷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