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循環零浪費 「果菜殘渣」再生栽培洋菇
大多數蔬菜有輕微損傷或是不合規的尺寸、形狀,很多時候都直接被丟棄,或是當作動物飼料。但其實這些農業廢棄物,都可以轉化成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在雲林有位菇農周昭陽,就利用稻草還有別人不要的蔬果殘渣,發酵做成堆肥土,來栽培洋菇,光是一年就可以去化高達三千公噸的蔬果菜渣,創造循環經濟,同時也落實洋菇場零廢料的理念。
洋菇農場主人周昭陽:「它的菇傘表面比較平,腳比較長的,這個基本上我們就可以拔。」
一朵朵雪白洋菇,嬌小玲瓏,宛如白玉珍珠般。
一層樓高的菇床,菇農採菇步步為營,而嬌嫩的洋菇,怕熱也怕冷,24小時吹著冷氣,溫度得控制在攝氏16到18度間。
洋菇農場主人周昭陽:「我不漂白嘛,一定是無毒嘛,再來就是我種洋菇,所使用的農業資材,它全部都是完全循環性的,像這個洋菇收完以後它切出來的菇腳啦堆肥,還有這個覆土,全部把它再製作成培養土,再拿來循環使用。」
這是雲林虎尾菇農,周昭陽的洋菇場,十多年前他原本從事運輸業,會一腳踏入洋菇產業,是因為兒子的一席話。
洋菇農場主人周昭陽:「他下課我要去接他,在路上看到農民在燒稻草,我的那個小朋友跟我說,爸爸現在老師說要做環保救地球,我剛好看到那個農民在燒稻草,燒得那個煙很大看不到路,所以我那時候心想,把這個稻草收起來,收很多起來了啦,可是賣不掉啊,知道種洋菇需要稻草嘛,所以就一頭栽進去的啦。」
為了解決滯銷的稻草,開始種洋菇,更利用蔬果殘渣,來作為洋菇種植的原料。
洋菇農場主人周昭陽:「來我們現在要去西螺,載別人不要的菜渣。」
別人不要的農業廢棄物,卻是他眼中的寶貝,每兩天就會去一趟食品加工廠,載回一整車沒人要的蔬菜渣,一年可以去化3000公噸,資材循環使用毫不浪費。
記者劉彥萱:「這些從食品加工廠,帶回來的蔬菜渣,經過發酵會做成堆肥,取代傳統的紅土來栽種洋菇,創造循環經濟,同時也達到,洋菇場零廢料的理念。」
蔬果殘渣和稻草一起打碎後,放到室內堆置發酵二十天,之後再將洋菇菌種,加入發酵完成的堆肥,周昭陽選了一條,沒人要走的路,當初可是歷經了近百次的失敗。
洋菇農場主人周昭陽:「做得很辛苦,只有自己去摸自己去試,試的時候就是沒出菇,沒出菇嘛,菇生不出來的時候,就表示失敗了嘛,就是要倒掉,倒掉的時候,你如果看到它倒掉,你就是在把錢丟掉,一直失敗一直失敗,到最後失敗一段時間,其實已經快受不了的時候我才去農試所找專家,去請專家的幫助,最後就是在他們的指導,我慢慢改善慢慢改善,才逐漸做起來。」
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呂昀陞:「建議他適度的添加,我們的這些蔬菜的殘渣,那這樣情形一下,其實可以讓在有效的堆肥的狀況下讓我們的菇,生長的狀況會更加良好,一部分去化了我們這些蔬菜的殘渣,然後同時也提高了我們洋菇的產量。」
邊做邊向專家請教,高品質的洋菇得來不易,採收結束後,菇床上的殘土,會再做成再生覆土,循環使用。
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呂昀陞:「可以直接把種完的產物,直接就回到田裡頭,讓它去做成營養,而且它是有價值的營養,所以它就不是廢料,所以對我們來講,它就回去種作物,或是回去種稻草,也許它就可以再回頭循環回來種我們的洋菇,所以它這樣就可以一直生生不息的,達到我們來講一個,永續的一個發展的一個狀態。」
周昭陽將農業資材,循環利用點廢成金,還取得產銷履歷,成功進軍國內連鎖賣場,這一切的初衷,就是想要減少廢棄物的產出,而在宜蘭有座農場,同樣圍繞著循環二個字。
頭城農場員工:「稻草你稍微一撥,它就開了嘛。」
遊客們來到頭城農場,在平緩的坡地上,拿起鏟子種菜,當一日小小農夫。
美科實業永續長簡秀芬:「現在呢,我同事現在,正在體驗的呢,就是大家正在栽種地瓜葉,那其實地瓜葉呢,它是我們原生種嘛,那除了耐旱耐熱之外呢,它也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使用農藥,所以其實它對我們土地是非常友善的,那長期這樣子耕種下來,其實也可以增加我們生物多樣性,還有我們在地植物的生長。」
頭城農場面積120公頃,種的蔬菜都是有機的,不用農藥化學肥料,適合多樣化生物棲息,一旁特別設置蚯蚓公寓藉由蚓菜共生系統,打造零廢棄物農場。
頭城農場企劃經理林宏達:「因為我們有一些NG的,有蟲孔長得不好,也沒辦法賣,也沒辦法拿到餐廳用嘛,那我們就拿來餵蚯蚓,一般它是要丟掉的,那我們先餵完蚯蚓之後,它的蚓糞肥幫我們有土,土又可以長新的蔬菜。」
導入蚯蚓生產的蚓糞肥外,部分的NG蔬果,以及果樹修剪下來,用不到的枝條,都可以作為有機農場的肥料。
頭城農場工作人員官建維:「生廚餘的話,牛羊雞吃的我們就給牠們吃,如果牠們不能吃的我們就會進到堆肥室裡面。」
頭城農場企劃經理林宏達:「堆肥場可以讓資源,可以更有效率的應用,減少廢棄物,像這個一般,你這種不要的枝梗葉,那都是廢棄,那你把它碳跟氮,把它混合起來之後,變成營養源,那你就可以來再種,其他的這種果樹,所以它減少廢棄物,然後又讓資源的運用更有效率。」
實踐食物、生態、林業循環,減少廢棄物及碳排放,還利用次級品太空菇包,裡面木頭碎穴,與枯枝落葉攪拌,灑到次生林地,增加有機質堆積打造螢火蟲復育棲地。
美科實業員工Gina:「那本來就是,原本我們要丟掉的東西,然後後來可以變成螢火蟲,棲息地所需要的,一些環境的用物,那反而我們現在把它,丟在山坡上之後,讓更多的生物們,能夠回到山裡面來住。」
頭城農場行銷經理Tina:「我們的林業循環,然後我們的生態循環,我們的食物循環,那這三個循環呢,這四五年的差異比較下來,我們現在已經達到,幾乎沒有廢棄物。」
農場達九成的資材,都可以再利用,在自然界中,沒有廢棄物,將所有東西找出升級方法,兼具生態與經濟效益,把垃圾變黃金落實永續。
更多 TVBS 報導
中秋節也可以過得很環保! 避免一次性餐具 別過度採買食材
瓦斯罐恐爆炸!先做「回收4步驟」再丟垃圾車 垃圾分類一次看
蘋果賈伯斯47年傳統沒了!iPhone 16包裝又少附一東西
學齡前玩具也推訂閱制 吸引全球三十多萬父母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