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恐引肝炎復發!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6重點

肝病曾被稱為我國之國病,歷年來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一直被列為國人主要死因的統計追蹤項目之一,其盛行率高亦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就醫時,請務必告訴醫師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藥品,尤其當疾病治療需使用免疫調節之藥品時,更要特別警覺肝臟發出的求救訊號。

肝病曾被稱為我國之國病,歷年來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一直被列為國人主要死因的統計追蹤項目之一。圖:截自freepik
肝病曾被稱為我國之國病,歷年來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一直被列為國人主要死因的統計追蹤項目之一。圖:截自freepik

藥害救濟基金會說明,54歲的王伯伯,本身為B型肝炎帶原者,並有乾燥症和二尖瓣脫垂等病史,因使用rituximab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原本的B型肝炎病毒再活化,經住院治療而獲得改善。臨床上,會引起B型肝炎病毒再活化的藥品,包括傳統的化療藥物和糖皮質素、調節免疫功能的生物製劑和新型藥物等。以B型肝炎帶原者為例,這類患者可能因進行移植手術、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或接受化學治療等情況下,而使用到上述這些藥品。由於這些藥品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而使原來潛伏在肝臟內不活化的B型肝炎病毒,突然大量複製,而導致肝炎急性發作,這類肝炎的進展通常快速,並有可能造成罕見的致命後果。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6大用藥重點。圖: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6大用藥重點。圖: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到,在開始藥品治療之前,為避免B型肝炎帶原者的肝炎復發,通常會進行B型肝炎核心抗體、B肝表面抗原和B型肝炎表面抗體等血清檢查項目,用以輔助判斷目前病人肝臟之情況,並經由醫師評估,判斷是否需要預防性給予抗病毒藥物。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假使病人發生B型肝炎病毒再活化,會給予抗病毒藥物,而抗病毒治療需要的時間長短,則取決於所使用的藥品類型、B型肝炎DNA病毒量以及病人潛在肝病的程度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而依據相關研究建議,停止免疫抑制治療後,仍應維持一段時間的抗病毒治療。

此外,研究顯示,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並接受化學治療或免疫抑制治療藥品的病人,約有20至50%的機會引發原有的肝炎病毒復發。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肝病毒帶原者,當處於免疫抑制治療期間與治療結束後,皆應持續留意肝損傷相關症狀的表現,包含噁心、食慾不振、腹部不適、倦怠及皮膚搔癢、低燒、眼白皮膚泛黃、茶色尿、灰白便等,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避免演變為嚴重肝損傷。

除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之外,當民眾為高齡者、慢性C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不佳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慢性酗酒者及服用多種藥物者等,皆屬於肝臟疾病高風險族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6大用藥重點,告知病史和用藥情況,在使用藥品前,應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自身病史及正在使用西藥、中草藥及營養補充品等;並遵循醫囑使用藥品,病人應遵循醫療專業人員的指示服藥,切勿隨意停藥、更改劑量或頻率。

藥害救濟基金會進一步說明,還須注意藥品不良反應,特別警覺並留意如噁心、食慾不振、腹部不適、倦怠及皮膚搔癢、低燒、眼白皮膚泛黃、茶色尿、灰白便等不良反應症狀,及早警覺及早治療;也要避免酒精和其他有害物質,為避免增加肝臟的負擔,在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並勿攝取過多含防腐劑的加工食物及來路不明之中草藥,以避免肝臟功能傷害。

藥害救濟基金會也提及,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和加工食品,並維持保持適度的運動,避免過度疲勞;同時定期就醫檢查,用藥期間定期追蹤肝功能變化,以及時了解病情和藥品療效,確保用藥安全並有效控制病情。

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肝臟是身體的重要器官,若經醫師評估,需預防性給予抗病毒藥品,可向醫師詢問相關細節,切記不可自行服用來路不明之中草藥,並配合醫囑在治療前接受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感染之篩檢,並於藥品治療期間及療程結束後持續定期監測,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遠離嚴重肝損傷。

【看原文連結】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國道客運缺工、旅客流失惡性循環 魯明哲籲檢討薪資結構與工時

桃園「檢調警環廉」攜手打擊犯罪 強化智慧科技守護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