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奕》旅行途中的跨國友誼

藺奕》旅行途中的跨國友誼
藺奕》旅行途中的跨國友誼

【愛傳媒藺奕專欄】2022倒數八天,有一些人要感謝,整理出今年大事紀十件,之三。

對我來說,美麗的花東,不只有山海,還有臥龍。

這個夏天。我們在花東認識來自法國、哥倫比亞和加拿大等地的外籍朋友,直到今天彼此還聯絡著。

對我來說,法文和拉丁文的人名,雖然不如馬來文俄文或北歐人名那麼像驗證碼,一大串全是輔音,但有時還是夠嗆的。

很多北歐人你問他叫什麼名字,對方跳過發音,直接給你拼字母。如果讀俄文,一段句子裡面,大小寫字母和數字穿插混搭,彷彿是在唸路由器背後的序號。

法國民宿主人Samuel Satyavan Don和哥倫比亞朋友Richi,中文講得洋涇浜,當面聊天不像看電影,沒有字幕的話,我的理解未必順暢,懂法文的朋友和會拉丁文的妻子只好二度翻譯,外交使節的氣質一下就凸顯出來,一個簡單早午茶都吃出米其林國宴的效果。

來自法國的Samuel自己種菜、日日打坐,熱愛海洋的素食主義者。

當來自南美洲的Richi主動表示免費導遊,我有點驚呆。

Excuse you?

我們總堅信自己對台灣多麼瞭解,很快地,我就發現這種想法太居高臨下了。

來自一萬六千公里之外、以熟練的赤腳引領我們走進陌生的濱海步道、部落山林與神祕澗谷,彼此在無人瀑布面前仰天大喊、瘋狂起舞,新奇的寶島散策體驗因此延展。

進而提供我們全新的立足點、感受重心,以及關於這塊土地的過往和周遭的地圖,它讓我們不至於迷失。

後來我們在台北也見了面,之後回到哥倫比亞,Richi傳了賞鯨的照片給我,讓我想起當白鯨將亞哈船長葬身大海時,無論是東京、利馬還是波哥大的讀者無不為之動容。

透過旅行,在不同的種族之間建立手足之情,消除無知、意識形態、宗教、語言障礙,感謝他們,讓我重新看見台灣。

作者為文學奬得主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