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腿是好的 鳥仔腳恐肌少症

醫師安欣瑜提醒,小腿圍男性<34公分,女性<33公分就要小心肌少症。(記者湯朝村翻攝)
醫師安欣瑜提醒,小腿圍男性<34公分,女性<33公分就要小心肌少症。(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為7-10%,而肌少症篩檢其中一個方法是看小腿圍,小腿圍男性<34公分,女性<33公分就要小心肌少症。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說,從前她不喜像短跑選手又粗又壯的小腿,直到學到肌少症後,才知道蘿蔔腿的好。

安欣瑜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肌少症代表肌肉量及力量下降,肌肉與健康息息相關,肌少會增加跌倒風險、降低生活品質、免疫力下降、死亡率提高。

如何治療?就是營養充足跟運動,營養的部分包括優質蛋白質每天1.2~1.5g/Kg、維生素D、omega-3等;運動則以阻力訓練為主。安欣瑜提到,優質蛋白質以亮胺酸最為重要,亮胺酸所代謝產生的HMB更是重要。看了好幾個臨床研究,顯示HMB的確可增加肌肉,避免住院時肌肉流失。作為預防每天0.75克,疑似有肌少每天1.5克,確定有肌少症每天3克。

安欣瑜強調,肌少症是預防重於治療,40歲後肌肉每10年流失8%,45歲後男女的握力開始下降。除了營養外,阻力訓練也很重要,千萬不要以為快走或超慢跑等有氧運動就足夠。

此外,安欣瑜也分享陳亮恭醫師演講中,提到關於肌少症最新研究和觀點,她說,亞洲人體脂平均比歐美高,就連BMI正常或偏輕的,體脂率也較高。握力部分45歲起開始走下坡,男性70歲又會再下降一波。肌肉量部分亞洲男性60歲後下降,老年女性反而下降幅度小。有韓國研究發現有些年輕女生反而因為太瘦肌肉量低。且台灣65歲後老人蛋白質平均攝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