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價跌該「報復性吃蛋」? 台大營養師:一天1顆為限!多了有2隱憂

蛋價跌該「報復性吃蛋」? 台大營養師:一天1顆為限!多了有2隱憂 243
蛋價跌該「報復性吃蛋」? 台大營養師:一天1顆為限!多了有2隱憂 24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歷經全台大缺蛋之後,如今雞蛋卻出現「價崩」現象,蛋價連五降,本週產地價和批發價再跌3元,創下近二年來新低,不過,雞蛋便宜了,消費者千萬不要報復性吃蛋,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就提醒,「一天1顆蛋」才叫適量,如果超量,恐怕壓縮其他蛋白質的均衡攝取;更誇張的是,如果毫無節制,不但心血管疾病患者得擔心膽固醇,高蛋白還會造成腎臟負擔。

根據台北市蛋商公會公布的最新消息,本週雞蛋產地價和批發價再度下降,每台斤分別降至27.5元和37元,這已經是蛋價連續第五次下降。看到雞蛋便宜了,不少消費者不免心動,想趁這個時間多吃一點。

不是雞蛋便宜了,就要拚命吃!陳珮蓉表示,一天1顆雞蛋才叫適量,一天2顆其實就會對膽固醇產生挑戰性,也可能破壞均衡飲食,最極端狀況下,高蛋白甚至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陳珮蓉說,一般人每天攝取的蛋白質建議約6到7份,一顆蛋是一份,一塊豆腐也是一份,雞蛋只是蛋白質來源的其中一種,也許有人會說自己每天吃5顆雞蛋也沒事啊?但事實是,多吃了雞蛋,就會壓縮到其他蛋白質的攝取空間,包括深海魚肉、豆漿、牛奶等,破壞了均衡飲食,短期不會怎麼樣,但長期下來勢必對健康有其負面影響。

陳珮蓉說,除了份量要注意,烹調手法也有大學問,像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吃蛋就不適合使用奶油去炒的烘蛋、歐姆蛋等料理;而高血壓患者則不適合吃太鹹,盡量不要挑選滷蛋。

陳珮蓉建議,吃蛋最好的方式,除了最簡單的水煮蛋、荷包蛋、蒸蛋之外,還可以番茄炒蛋,順便吃到蔬菜量,或用小黃瓜、櫛瓜等一起烹調。

半熟蛋最好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台灣的雞蛋最好不要生吃,因為有衛生安全的風險,應以煮熟為原則,否則有細菌性感染危險,畢竟過去台灣發生不少沙門氏桿菌猖獗的案件。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疾管署估8月有新冠高峰 7月起診所普發300萬劑「免費快篩」

寶林案6死 「重症醫療+換肝」費用破千萬!北市曝後續法律行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