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剷除的台北行道樹,讓我想起上海

作者:荔枝小姐/荔枝小酒館

「只有頭頂上有梧桐樹的地方,才是上海。」

這是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的經典台詞,為什麼上海人如此以滿城的梧桐樹為傲?

台北,消失的士林行道樹

最近台北捷運局在士林區中正路的行道樹移除工程引起不少爭議,當地居民眼看著健健康康、陪伴數十年的老樹被粗暴剷除,很是心疼。大家不禁想問:這些老樹已經是市民記憶的一部分,除了被連根鋸斷的命運,有沒有更妥善的處置方式?

或者更進一步探討,城市的發展是否必定與綠化比例相互違悖?

上海,滿城梧桐樹的綠色街頭

在上海,我喜歡到舊時的法租界(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一帶散步。1849 年到 1943 年這片土地由法國駐上海總領事和公董局董事會共同管理,修築了許多條馬路與公共建設供租界人士使用,例如電影《色戒》裡王佳芝放走易先生之後,雙眼渙散攔了一台黃包車說:「到福開森路去。」便是要往法租界逃去。後來福開森路改名為武康路,是上海知名的人氣咖啡店、潮流餐廳聚集地。

與上海其他區域樣貌大不相同,法租界整體規畫帶有明顯的法式風格,如今已經成為上海重要的觀光資產。這個區塊的綠化比例極高,尤其是街道兩旁成排的法式梧桐樹,進入夏季會形成天然的綠色隧道。即便是最炎熱的日子,行走在法租界街頭也不會被曬得太難受。

到了秋天,寬闊的梧桐樹葉由綠轉黃,風輕輕一吹就會下起浪漫的落葉雨。近年來,上海市政府甚至針對法租界幾條歷史馬路推行「不掃落葉」的舉措,先不說外地觀光客,就連上海本地人在這個季節也會相邀到法租界踩踩樹葉,欣賞落葉美景。

相較之下,每次從上海回台灣休假,走在台北街頭時常被曬得頭昏腦脹、汗流浹背,大多數的時候只能走跳在騎樓之間,沿路的銀行商號飄散出來的冷氣成了唯一救贖。確實是待過上海才發覺,為什麼台北的樹蔭那麼少?

被華人社會忽略的城市綠地

先前在上海參加城市導覽,導覽老師帶著大家去看徐匯區衡山路一旁的三角街心花園,花園裡有一座法租界時期設置的銅製涼亭,亭內有弧線美麗的穹頂,工藝精緻。整座法式花園經過多次時代動亂,很幸運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導覽老師說:「大家平常匆匆經過可能不會注意到這座涼亭,但是如果你仔細欣賞這座涼亭的做工和公園的規畫,會發現這是法國人才有的思維。城市綠地很重要,但是咱們中國人不太重視這個。」

綠植、陽光、空氣,這是當年的城市規畫師特別注重的細節,城市要有足夠的綠化才能讓市民身心愉快,畢竟人類的原始設定終究是嚮往大自然的。

名為人行道,最重要的是人的體驗

法國人對於行道樹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1932 年法國駐上海領事署對於行道樹就有明文規定:「各樹木相互間之距離,得依樹之種類及事之可能,定為 7 公尺至 10 公尺。」、「人行道上所有柱桿、自來水龍頭、幫浦汽油站,以及其他設備,都不得在距離路旁樹木1公尺半以內設置,並應與各樹木整齊並列。」

看得出法國人對於行道樹密集程度與 Street Furniture 的嚴格控管,這是經歷過高度繁華後才會衍生出來的思考。例如巴黎的香榭大道也曾經大刀闊斧翻修,法國政府剷除了人行道上各種雜亂的設施和攤販,想盡辦法將 Street Furniture 的占比降到最低,一切以行人的體驗為第一優先,必須要有涼爽的樹蔭、適度的日照和充裕的行走空間。

對於法國人而言,這種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以空間換取市民舒適體驗的安排,其實才是最奢侈的城市規畫。

不同時空背景,城市對「富」的定義大不同

不過城市發展難免需要時間磨合,滿足了經濟條件之後,才有餘力去思考日常生活的舒適程度。上海是個奇妙的綜合體,她富了又窮,窮了又富,街道建築的變化很快速,不同時期、不同民族對於「富」的詮釋都濃縮在這座城市裡。

在上海法租界,我們得以窺見當年法國以「人」為本體的思考角度。反觀你所居住的城市,又是如何表現城市的進步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被剷除的台北行道樹,讓我想起上海法租界的滿城梧桐──「行人體驗」才是城市綠化本質》,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上海「佛系青年」的沉痛告白:「不想競爭不行嗎?怎麼了我!」
回不去的「老上海」:深夜的麥當勞裡,她獨自朗讀著英文報紙──李老太太的故事

作者簡介:

荔枝小姐,2013 年台大 MBA 畢業後獨自來到上海工作,見證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始終覺得東方明珠塔長得很像一串貢丸,看著看著,就想家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