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右派

日前舉行的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右派和極右派獲勝,在歐洲投下震撼彈,歐洲股市因而大跌。為什麼歐洲議會選舉會影響各國政情如此之巨?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次選舉可以說是歐洲各國接著而來地方選舉和國會選舉的先聲。

這場選舉的精義在反歐盟派席次增加,歐盟會更鬆散,但歐洲統合最重要的步驟已完成,反而是歐盟各種法令管東管西,讓很多歐洲人民尤其是農民厭煩。

這些年除了英國脫歐外,一些國家都爭著進入,可見這還是值得留戀的組織,右派和極右派縱使當政也不會採取劇烈措施,歐盟不會分崩離析,歐元更不至消失,想想看當初花了多少年才達到貨幣統一,市場整合。歐美媒體大約70%都屬於左派,當然會醜化右派或極右派。

我採訪歐洲40餘年,到歐洲訪問時,羡慕街邊咖啡座裡微笑的目光,只一閃,便覺得山河無恙、歲月靜好。但不到20年,歐元已落得與美元同樣價值,俄烏戰爭使得歐洲經濟雪上加霜,通常經濟停滯、貧富不均最容易滋長極端主義,中間派和左派執政,無法解決問題。

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剛投入總統選舉時,許多人相信他會走出一條新道路,但他所謂「不左也不右」的路線其實是一場迷糊仗,既沒有改善財富重分配,且對退休年齡等議題強勢改革,警察暴力增加。

以《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聞名的哈佛教授桑戴爾直言,左派或中間派自己要檢討,他們為何無法解決人們焦慮和憤慨,例如全球化剝奪人們的就業機會、所得的不公平,最重要的是,到底應該照顧自己人民為先,還是要以普世之愛為先。

左派和中間派政界人士更展現菁英統治的傲慢,他們應傾聽基層的憤怒和憂愁,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問題,但他們反成了既得利益者,享受大筆政治捐獻,開名貴汽車,喝昂貴紅酒,早把改革理想拋到九霄雲外,當然會變成右派改革的對象。美國前總統川普就明確指出,今後是美國第一,其他國家別再來占便宜,姑且不論他可以做到多少,講這話讓普通美國民眾聽著頗為爽快。

今年全世界多達76個國家舉行總統大選或國會選舉,這些國家涵蓋全球42億人口,規模為史上之最,加上年底的英、美選舉,政治版圖會大幅變更,將影響未來數十年的國際政治運作。

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宣布解散國會,如果兩輪選舉,他都吃敗仗,右派和極右派會掌握國會,他就變為只掌管國防和外交的虛位元首;11月美國大選川普很有可能當選,明年德國國會也要選舉,總理蕭茲可能權位不保,在在充滿變數。法國雷朋領導的國民聯盟雖是極右派政黨,但至少他們願意聽民眾的聲音,很多選民就認為,不試試怎麼知道國民聯盟執政不行呢?很多人認為極右派可能發展成法西斯、納粹與極權,其實是多慮。

歐美三權分立,行政部門有強大的司法部門、立法部門、媒體與其他政黨制衡,極右派上台後,也必須往中間靠攏。新興民主國家如台灣,長期一黨執政,行政權獨霸,才值得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