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感染的人越來越多!小心3病毒正流行...醫憂無止盡:每種病毒還會1次、2次、3次一直得

最近口罩要戴緊了!新一波感染流行趨勢腸胃炎、腺病毒感染以及B型流感的人明顯增加,幾乎快要塞爆診所、急診、病房,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更表示,這些病毒還能一種接著一種感染,感覺「綿綿無止盡」。

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指出最近感受到新一波感染症流行趨勢。首先,好發於秋冬的病毒性腸胃炎病例明顯增加,接著高燒不退病人中,腺病毒感染比例上升,還有快篩檢驗出B型流感的比例也增加了。

他擔憂今年流感的趨勢,先是A型流感H3N2,再來是A型流感H1N1,現在會不會逐漸變成B型流感為主流?過去的經驗是如此,今年會不會複製流感疫情由A流轉變成B流的趨勢?

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則留言透露醫院現況,指出剛剛跟其他兒科醫師開會,「最近診所、急診、病房通通都滿出來了」,甚至每一種病毒還可以1次、2次、3次一直得,真的很累。

謝宗學回應「一種接著一種病毒感染,感覺綿綿無止盡」,有家長則表示,從學校的缺席人數能感覺到病毒的可怕威力,不僅家長照顧很疲憊甚至也會被感染,全家一起病懨懨,王韋力表示「所以診所常常在開同學會」。

病毒性腸胃炎症狀?如何預防?

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但同時也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另外,須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且正確地洗手,並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如何避免得到病毒性腸胃炎?

1.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2.應避免生食生飲,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3.為預防疾病傳播,應澈底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及床單、小心處理病患的糞便及嘔吐物,並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腺病毒症狀?如何預防?

腺病毒是一組感染人類黏膜的病毒。因應不同的血清類型,病毒可引致呼吸系統症狀,亦可導致腹瀉、眼睛發炎及紅疹。腺病毒感染全年皆會發生。

不同血清類型的腺病毒可引致不同的病徵,例如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及發燒等呼吸道感染病徵;腹痛及腹瀉等腸道感染病徵;及眼睛發炎(俗稱紅眼症 )。兒童、長者及免疫力受損的人士較容易受到感染。

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如咳嗽或打噴嚏)、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例如與患者握手,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及可於學校及醫院等院舍內引致急性呼吸道及眼睛感染的爆發。潛伏期一般為2-14天。此病症並無特別的抗病毒療法,患者一般依靠輔助性治療及補充水分。

如何避免得到腺病毒?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避免與別人共用眼藥水、眼部化妝品和其他有可能接觸眼睛的用品。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不要吸煙和避免飲酒。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流感症狀?如何預防?

流感潛伏期約1-4天,平均為2天,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喉嚨痛及肌肉酸痛等,如出現症狀可至鄰近診所就醫,但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轉診至大醫院就醫,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由於嬰幼兒無法表達身體的不適症狀,建議可以觀察寶寶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意識改變、不容易喚醒及活動力低下,做為判斷危險徵兆的重要指標。

部分流感病人發病後1-2周內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不可輕忽。

如何避免得到流感?

1.要儘早施打流感疫苗。

2.要用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生活好習慣。

3.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範病毒傳播。

4.要警覺流感症狀,及早就近就醫治療。

5.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6.危險徵兆要儘快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上完昨天夜班感受到新一波感染症流行趨勢: 1. 好發於秋冬的病毒性腸胃炎病例明顯增加 2. 高燒不退病人中,腺病毒感染比例上升 3. 快篩檢驗出 B 型流感的比例增加 今年流感的趨勢,先是 A 型流感 H3N2,再來是 A 型流感...

由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佈於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更多今周刊文章
勞保繳一輩子全成泡沫!「4種人」退休領不到錢⋯專家:這情況年資歸零、多繳保費也不會退還
三兄妹有2人想賣母親留下的台北房子,大哥為阻止堅持不辦繼承怎麼辦?面對遺產分歧,地政士這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