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產能過剩害到! 中國長城汽車宣布關閉歐總部並裁員 高關稅也是壓力

近日,長城汽車宣佈將於 8 月關閉其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總部,並裁員約100人。據媒體報導,此舉是由於該公司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銷售不佳所致。   圖 : 翻攝自百度
近日,長城汽車宣佈將於 8 月關閉其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總部,並裁員約100人。據媒體報導,此舉是由於該公司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銷售不佳所致。 圖 : 翻攝自百度

[Newtalk新聞] 雖然中國一直不承認歐美所指控的「產能過剩」,但中企已開始嘗到中國傾銷政策的惡果。近日,中國長城汽車宣佈將於 8 月關閉其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總部,並裁員約 100人。據媒體報導,此舉是由於該公司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銷售不佳,以及歐盟將調高中國電動車關稅所致。

長城汽車於 5 月 31 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隨著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正在調整其歐洲戰略。一位代表在 6 月 3 日表示,約 100 名歐洲員工將被解僱。

除了面臨銷售困境,長城汽車及其他中國製造商還面臨著歐盟可能提高進口關稅的挑戰。歐盟將於下週公布反補貼調查的初步結果,可能導致進口關稅增加,這將進一步削弱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

根據 2023 年的貿易數據,每增加 10% 的關稅,中國電動車出口商將面臨約 10 億美元的額外成本。隨著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擴大對歐洲的出口,這一成本在今年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本月早些時候,拜登政府將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從 25% 提高到 100%。義大利經濟和財政部長吉安卡洛‧喬爾傑蒂表示,歐盟很可能會跟隨美國的步伐提高關稅。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的電池生產工廠。 圖:翻攝自 肖寧聊兵器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的電池生產工廠。 圖:翻攝自 肖寧聊兵器

長城汽車還宣布,將停止在奧地利和瑞士的擴展計劃,改為中國從德國、英國和愛爾蘭等市場提供服務。

據《日經新聞》報導,一位在慕尼黑總部為長城汽車旗下電動汽車品牌「魏牌」(Wey)工作的高級員工稱,這是「以犧牲員工為代價的骯髒生意」。這位員工不願透露姓名。

此外,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SVOLT)因大客戶訂單取消,已停止在德國東部布蘭登堡州勞哈默爾建造電池廠的計劃。此前,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也因需求疲軟,放棄了在德國東部阿恩施塔特擴建第一家海外電池廠的計劃。

在歐洲,長城汽車的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主要通過品牌「歐拉」(Ora)和「魏牌」銷售。在德國市場,長城汽車的 Ora 03 銷售價格約為 4 萬歐元,今年早些時候曾促銷至 2.7 萬歐元。然而,該車型在德國行業雜誌《Auto Motor und Sport》的駕駛輔助系統安全測試中評分很低,測試人員發現車輛在車道偏離警告系統開啟的情況下直接駛入溝渠。

 歐盟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試圖維護公平貿易競爭環境。圖為中國比亞迪向海外出口的電動車。 圖:翻攝自 肖寧聊兵器
歐盟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試圖維護公平貿易競爭環境。圖為中國比亞迪向海外出口的電動車。 圖:翻攝自 肖寧聊兵器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長城汽車 4 月份在德國僅售出 247 輛汽車,而同期韓國現代汽車售出 9,106 輛,日本豐田汽車售出 7,504 輛。

長城汽車並非唯一一家對德國市場失望的中國車商。今年早些時候,比亞迪的第一艘貨船抵達德國不來梅港,船上載有 3,000 輛中國電動汽車。然而,4 月份比亞迪在德國僅售出 183 輛汽車。

據德國波鴻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霍弗(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長城汽車在沒有明確形象的情況下進入歐洲市場的策略顯得混亂且缺乏方向。他指出,長城汽車過於依賴折扣銷售,同時推出多個普通品牌進入市場,最終未能獲得預期成效。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影) 真相揭露! 美航母被胡塞攻擊起火? 原來是「好人查理」變「熟人查理」
(影) 烏軍攻入俄境? 傳越境攻打別爾哥羅德 海馬斯還轟爛俄軍S-300/400

除了面臨銷售困境,長城汽車及其他中國製造商還面臨著歐盟可能提高進口關稅的挑戰。   圖 : 翻攝自百度
除了面臨銷售困境,長城汽車及其他中國製造商還面臨著歐盟可能提高進口關稅的挑戰。 圖 : 翻攝自百度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長城汽車 4 月份在德國僅售出 247 輛汽車,而同期韓國現代汽車售出 9,106 輛,日本豐田汽車售出 7,504 輛。   圖 : 翻攝自百度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長城汽車 4 月份在德國僅售出 247 輛汽車,而同期韓國現代汽車售出 9,106 輛,日本豐田汽車售出 7,504 輛。 圖 : 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