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不再香?小摩:陸青睞油電車消費者大增 多數偏愛全景天窗

要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勝出,不能再只靠價格便宜,根據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JPM-US) 最新調查,中國電動車產業已進入新的競爭階段,不再僅以補貼價格為中心且跟純電動車相比,今年較青睞油電混合車的受訪者大幅增加,大多數消費者也比較喜歡帶有全景天窗的電動車。

上月中旬,小摩在中國對 2500 多名最近購買或打算購買新電動車消費者進行調查。

小摩表示,中國電動車競爭已從主要關注價格,轉向越來越關注內容,令人驚訝的是,消費者願意為內容付費。這跟顧問機構 AlixPartners 調查結果吻合,該公司發現,歐美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時,比中國消費者對價格來得更敏感。

但 AlixPartners 大中華區業務共同主管兼汽車和工業業務亞洲區主管 Stephen Dyer 不認為中國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因為他們有數百種價格合理的選擇。這些產品的定價都很合理。蔚來汽車執行長李斌上周四 (16 日) 也預估中國電動車價格戰基本上已結束,大部分車廠已經降價。

Dyer 上月底還指出中國消費者對科技功能的重視程度,幾乎是美國受訪者的兩倍。這種興趣在上月北京車展上得到充分展現,幾乎所有車廠都在強調駕駛輔助功能和車載娛樂功能。

雖然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較愛全景天窗,但全景天窗在市場上很大程度尚未開發,根據小摩分析師上周援引福耀玻璃去年底的數據,包括燃油車在內的全球汽車僅 12% 配備全景天窗,去年全景天窗約占福耀總收入的 7%。

不過,電動車的基礎核心技術仍是電池,約 70% 接受小摩訪問的人願為心儀的電池品牌支付溢價,尤其是那些提供超級充電功能的品牌。

分析師表示,這對寧德時代是個利多,因其現在比同行提前 1 到 1.5 年推出超級快充電池。在深圳上市的當代安培科技也是小摩最看好的中國電動車供應鏈企業之一。 "

值得注意的市,約 44% 的小摩受訪者表示,他們更願意購買油電混合車或帶油箱的汽車,以延長電池的行駛里程,這一比例高於去年的 27% 和 2022 年的 24%。

在汽車品牌方面,比亞迪過去三年一直是消費者青睞的第一品牌。跟去年業績相比,比亞迪的品牌知名度有所下降,小米緊隨其後,吉利、華為 Aito 和理想等品牌的客戶認可度也大幅提升。

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則略降,但特斯拉 Model 3 是 20 萬至 30 萬人民幣價格區間最受歡迎的電動車。

大多數接受小摩調查的中國消費者購車預算至少為 30 萬人民幣,其中 30 萬至 40 萬區間車款最受歡迎。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