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變差 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醫師林暄婕提醒,糖尿病人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減少併發症。(記者曾芳蘭攝)
醫師林暄婕提醒,糖尿病人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減少併發症。(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名45歲男性業務員常聚餐應酬,近日騎車看路標越感吃力,甚至馬路上的線條看起來也扭曲變形。就診發現眼底出血,懷疑是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及黃斑部水腫,檢驗發現病患的糖化血色素達13.1,是正常標準值的2倍多;且血壓及血脂也出現異常數值。經用藥治療並控制三高,眼科方面則使用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藥物治療,三高數據及視力逐漸進步,也能恢復正常工作。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眼科部醫師林暄婕說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最常見之視網膜血管疾病。糖尿病人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血管很容易產生各式併發症,視網膜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主要侵犯視網膜微血管產生小出血點、脂肪性滲出物、微血管瘤、甚至新生血管等。病程前期不一定會有症狀,但當發生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時,則會造成嚴重視力受損。此外,不健全的視網膜血管會產生滲漏,導致黃斑部水腫,也會造成視力模糊或扭曲。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是工作年齡人口(壯年、尚未退休的族群)常見的失明原因。

林暄婕指出,針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以接受雷射治療,使視網膜出現的不正常血管萎縮。若發生嚴重出血或視網膜剝離則需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為玻璃體內藥物注射,包括抗血管生長因子或類固醇等,健保均有條件式給付,若符合相關條文規定可提出申請。

林暄婕提醒,由於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特殊症狀,建議病人定期接受眼底檢查,並依照檢查結果安排後續追蹤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