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症狀有哪些?試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測法

型男美食家陳鴻日前上節目,提及他2019年時,發現飛蚊症日趨嚴重,但當時並未即時就醫,隨後左眼視網膜竟剝離,才緊急送醫手術,險些失明。究竟視網膜剝離是什麼?有哪些前兆?哪些人又是高危險群呢?

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是指視網膜的神經感覺層(sensory retina)與底下附著的色素上皮層(pigment epithelium)分離的狀況。(圖片來源:Getty)
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是指視網膜的神經感覺層(sensory retina)與底下附著的色素上皮層(pigment epithelium)分離的狀況。(圖片來源:Getty)

視網膜在哪裡?

視網膜服貼於眼球後壁內面,由10層薄而纖細的感光細胞及神經纖維所構成,是眼球實質上感受光影色彩、負責成像的構造,如同相機底片一樣,在視覺功能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其下方是脈絡膜,則負責供應視網膜氧氣與營養。

視網膜剝離是什麼?發生率高嗎?

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是指視網膜的神經感覺層(sensory retina)與底下附著的色素上皮層(pigment epithelium)分離的狀況。這種情形類似壁紙從牆壁由上而下剝落,範圍會逐漸擴大。視網膜剝離後,因為無法獲得色素上皮層輸送來的養分,視覺功能將日益退化,最終導致失明,是眼疾中少數的急症之一。

在美國,視網膜剝離的發生率每年約萬分之一。然而,台灣每十萬人就有16.4人視網膜剝離,高居全球之冠;且20歲至29歲青壯年更高達18.7人,是荷蘭同年齡層的十三倍。台灣的視網膜剝離的比率之所以居高不下,與近視率高有著密切的關係。

視網膜剝離成因為何?可分為哪幾類?

根據視網膜剝離發生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與滲出性三種。

  • 裂孔性(rhegmatogeneousretial detachment):視網膜出現破洞,使眼球內的玻璃體灌入其中,導致視網膜與色素上皮層發生剝離。臨床上最常見,與高度近視及眼球老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少數人則經由遺傳而發生。

  • 牽引性(traction retinal detachment):視網膜表面有異常的纖維組織增生而導致收縮,引發牽引的力量,將視網膜與色素上皮層分開。最常見的原因是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眼球外傷造成玻璃體的拉扯所引發,是最難治療的一種。

  • 滲出性(exudative retial detachment):當眼球內部發炎(例如葡萄膜炎、視網膜炎、眼球內腫瘤等)時,血管會滲出大量液體聚積在視網膜下方,造成視網膜剝離,臨床上較為少見。

視網膜剝離有哪些症狀?

視網膜剝離發生時,主要症狀與飛蚊症幾乎相同,但因為不痛不癢,初期視力也不會掉,導致患者經常延誤就醫,務必特別注意。

  • 突發性飛蚊症:是視網膜剝離初期,因視網膜裂孔所造成的出血與發炎物質,在玻璃體內漂浮所形成的點狀物,患者會感覺視線突然出現浮動黑點、雲霧飄浮。但並非所有飛蚊症都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多數仍是老化引起。

  • 看到閃光:由於視網膜受到拉扯的刺激,或已形成裂孔,所產生看到閃光的感覺,即使眼睛閉起來也能感覺得到。

  • 視野缺損:若已有部分視網膜剝落,便會看到黑影或有整片黑幕遮住視野的感覺,有一部分的人會感覺物體發生扭曲或周邊視野有陰影。

  • 視力模糊:當視網膜剝落嚴重者,中央視力會明顯減退,甚至慢慢喪失視覺。

延伸閱讀》別只在意飛蚊消不消失!眼科醫師告訴你飛蚊背後隱藏的視力危機

視網膜剝離的高風險群是誰?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00度以上近視者、眼球曾受過外傷、有玻璃體變性、視網膜層分裂症、葡萄膜炎等其他眼疾者、曾接受眼部手術治療者、有視網膜剝離家族史者、曾經有過視網膜剝離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是視網膜剝離高風險族群。此外,搭乘雲霄飛車、從事極限運動時,頭部急速地晃動,或者翻白眼時眼睛轉動太快,都可能拉扯到視網膜,增加負擔及風險。

延伸閱讀》常翻白眼小心視網膜剝離!醫:不明閃光等4症狀速就醫防失明。

視網膜剝離該如何治療?

視網膜剝離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依據患者的病情及需求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

視網膜出現裂孔、尚未剝離前的預防性治療

  • 雷射光凝固療法:在視網膜一出現裂孔時,就用雷射光將周圍燒灼,造成的結疤可讓視網膜附著在下方組織,屬於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的預防性治療。

  • 冷凍治療:以低溫冷凍視網膜裂孔周圍,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結疤封閉孔洞,使視網膜固定。

視網膜剝離的治療

  • 氣體網膜固定術:剝離初期,情況較簡單時可採用此法。將一種可在眼球內膨脹的氣體注入眼球玻璃體內,利用氣體的表面張力將裂孔封閉,而網膜下液體可自行吸收,網膜回貼,再利用雷射或冷凍術將網膜固定,成功率可達八成。

  • 鞏膜扣壓術:這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原理是在鞏膜上將一片矽膠植入,由外而內將網膜裂孔封閉,使網膜回貼,一般成功率可達九成五。

  • 玻璃體切除術:將切除器伸入眼球內切除病態玻璃體,在眼內將視網膜下液體吸出,使視網膜回貼,再以雷射光將裂孔封閉,是一項複雜的手術,風險較高。

視網膜剝離如何自我檢測?

一般情況下,人的雙眼有互補作用,同時看向同一目標時,雙眼形成的影像會在腦內產生融像作用,一眼的視野缺損,能被另一眼的視野填補,因而難以察覺異樣。 若要及早發現視力異狀,平時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較兩眼的視野範圍是否有差異,若發現視野中的某一區塊變暗、變黑,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