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國會之爭是中共和台灣間的「隱形戰爭」

民間團體24日號召民眾抗議立法院修法擴權,10萬民眾走上街頭包圍立院,晚間12時活動結束,民眾陸續散場,相約28日再上街頭抗爭。
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連手提出系列國會改革法案,包括增訂「藐視國會罪」、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賦予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強化人事同意權、正副院長記名投票制等。
立法院會至24日晚間,二讀表決通過增訂聽證權、人事同意權改記名投票、被質詢人藐視國會最高罰20萬元等關鍵條文,28日繼續闖關。

圖/潘威佑攝

立法院近來審議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引發國民黨和民進黨立委激烈衝突。公民團體多日來上街包圍立法院,對提出法案的在野黨施加壓力。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朝野對立急劇升溫,對於新任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願景無疑構成巨大挑戰,政黨對立更是中共所樂見。
旅美評論人唐靖遠接受美國之音訪談表示,台灣立法院因為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的混亂,不僅中共樂見,其實也是中共一手挑起促成的。
唐靖遠指出,這次台灣立法院之爭,本質上並非正常情況下的不同政黨間的政見之爭,而是中共和台灣之間的一場「隱形戰爭」。雖然沒有開槍,但其目的、意圖都是為了打擊中華民國行政當局,並達成部分控制台灣內外政策,削弱、瓦解台灣抵抗中共的意志。
唐靖遠說,實際上以中共慣用手法,對藍白綠三黨都會試圖滲透,目前台灣民眾對“立法院之亂”背後的中共因素認識越來越深入,而大規模的民眾抗爭則會起到“糾錯”作用。賴清德政府需要做的是如何善用這波民意,真正為台灣的未來築就一個強而有力的民主憲政根基。
唐靖遠表示,賴清德的當務之急是需要讓朝野形成共識,認清「黨派分歧只是芥癬之疾,中共的滲透才是心腹大患」。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也認為,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所出現的紛擾對中國來講當然就是一個機會,以這次在野黨立委意欲擴大立法權來說,很可能會侵犯到行政部門的權責以及司法獨立,進而破壞台灣的憲政體制。
吳瑟致指出,中國其實非常樂見台灣在國會的運作上出現亂象,而形成對於台灣內部政治發展的混亂,讓中國容易有機會見縫插針。
吳瑟致說,雖然這次立委席位已成定局,但兩年後又是台灣地方選舉,國民黨和民眾黨之間勢必會面臨到競爭,當前國會的「藍白合」可能會出現裂解,所謂朝小野大的局面並非不可能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