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有貓膩?2名美國副助卿來台的「真正目的」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在北京臨時召開主題保密的「台獨22條」記者會之際,就傳出2名美國副助卿低調來台,與駐台的20餘國代表一起開會,研商如何幫助台灣加入聯合國體系。之後,美國在台協會(AIT)公開發布正式新聞稿,昭告世界「我們來了」。中美這兩件事,兜在一起發生,都涉及台灣,讓人感到「有貓膩」。

對於台獨22條,賴清德總統呼籲北京應「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圖/總統府)
對於台獨22條,賴清德總統呼籲北京應「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圖/總統府)

簡稱為「台獨22條」的原始名稱是「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這項意見分為四部分22條,其中在「分裂國家罪」的定義上,第三種型態就是「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對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

看到這一項,豈不與「2名美國副助卿來台幫助台灣」所做的事相符?

在中國發布「台獨22條」意見後,接著就是美國AIT發布新聞稿,公開2名美國副助卿已經來台了,內容明確揭露「2024年6月21日在台北舉行磋商會議,美國國務院及台灣外交部的代表,在會中討論如何擴大台灣在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國際論壇的有意義參與。」

美國不諱言,直接表達此行有讓台灣加入2個聯合國體系內組織的目標,「美國與會者再次重申,美國長久以來,對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及國際社會的支持,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

如果以中共所定義,「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就是觸犯「台獨22條」,那麼過去前總統馬英九時期與對岸友好,台灣也曾以「中華台北」名義成為觀察員,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顯示其中有技巧性、細節性的處理,仍有彈性的空間,問題在於要「怎麼參與」,與營造參與的氣氛。

美國這次派遣2名美國副助卿來台,要來幫助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若從「國民健康」與「旅行安全」的角度看,確實是國人樂見的好事,但方式與手段的處理也要細緻,不要傷害到台灣。

美方若真要幫助台灣加入,自然要與中方有一定程度的協商。(資料照/翻攝新華社)
美方若真要幫助台灣加入,自然要與中方有一定程度的協商。(資料照/翻攝新華社)

中國當今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影響力度,可以決定「誰不能加入」,因此美方若要幫助台灣加入,自然要與中方有一定程度的協商,與達成一定的共識。如果惹惱中共,當然更沒有加入的機會。

只是讓外界狐疑的是,中方臨時召開「台獨22條」記者會,美方也接著釋出「2名美國副助卿來台,是來幫助台灣加入聯合國體系」的新聞稿,在這種詭異氣氛下,中美雙方真的已經洽談好了嗎?不免令人打上問號。

台灣若要能加入聯合國體系,中美雙方要「真的談過」,機率才會大,如果只是隔海、隔空放話,或是把台灣當成意氣用事的較勁戰場,氣氛搞差,機率更是0。

更何況,美國近來未曾親自主動提案邀請台灣加入這些國際組織,如果真想幫助台灣,身體力行會比西洋人所說的「lip service(口惠)」更有實質幫助。

最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爆料習近平曾抱怨「美國正試圖誘惑北京攻打台灣」,但他不會輕易上鉤。真真假假,眾說紛紜,也可能是中美的認知差距造成雙方誤會。

目前傳出,2名美國副助卿來台向駐台20多國外交使節與官員宣導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並未涉及台灣,只要裡頭沒講到的,大家都可以做,不該設限與台灣的發展。

外交部對此感謝美國的支持,但如果最後要成事,美方必定要有更多、更細膩的對中溝通,如果都沒有,卻發出這樣的新聞稿,那就只是人來台灣宣示「抗中」、氣一氣中共,把台灣當成抗中舞台和戰場。

希望以上都是多慮,或許有更多的「正面內幕」尚未釋出,期盼美中有更多的溝通與細膩的處理,讓以上所提「圓滿美好的部分」都成真。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觀察/如果「不輕易上鉤攻打台灣」為真..
幕後/國安研判「穩住!就是高難度」 當賴清德接棒、蔡英文下
觀察/「挖坑」賴清德?怎麼解決海巡送給北京「天上掉下來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