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萬人上街反國會黑箱 藍綠碰撞下民眾黨該有危機意識?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最近的立法院很熱鬧,立法院院會審查涉及國會改革、提升立委監督權力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民間團體針對程序黑箱、國會濫權等爭議於17日、21日、24日三度聚集於立法院外抗議國會黑箱,而且人潮一次比一次多,24日晚間更喊出有10萬人參加,頗有10年前太陽花學運的氛圍。

民間團體針對程序黑箱、國會濫權等爭議於17日、21日、24日三度聚集於立法院外抗議國會黑箱。(圖/記者盧逸峰攝)
民間團體針對程序黑箱、國會濫權等爭議於17日、21日、24日三度聚集於立法院外抗議國會黑箱。(圖/記者盧逸峰攝)

走上街的抗議群眾當中多數為年輕臉孔,為何年輕族群不惜請假也要上街發出怒吼?以掌握年輕族群支持度自豪的民眾黨,是否感覺到危機意識?

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等團體號召民眾走上街頭,包圍立院表達訴求,劍指花東交通相關條例三法草案,共涉及上兆元預算的條文內容,卻毫無實質審查;也直指國會改革與藐視國會罪案未經過仔細審查,國會裡在野國民黨及民眾黨佔有過半的席次,表決佔有絕對優勢,恐淪為「人大化」跑程序立法機構,因此主張這些爭議法案都應退回委員會重新審查。

這場國會內修法、外抗爭的過程中,藍營強勢推動國會改革及擴權修法,而且藍營掌握國會多數席次,一旦國會改革法案正式實施,能對行政權有更大的制衡力量;綠營則有數萬人公民力量做靠山,點名國會黑箱製造爭端、為藍白貼上「中國因素」的紅色標籤,持續煽動民眾上街頭抗議,未來4年恐能讓支持者迅速回流,政壇將重回傳統藍綠對決戲碼。

而民眾黨的定位在哪?雖有聲量很高的總召黃國昌,但國會開議以來多次與藍營合作,早讓號稱「關線少數」的8席立委被貼上「傅隨組織」、「萁意博士」的標籤,黃國昌更成為抗議群眾的眾矢之的,若遲遲未能走出自己的路線,恐讓2024大選中累計超過300萬票的能量日益消散。

立委黃國昌在這次包圍國會行動中成為箭靶,民眾直指黃國昌背叛了10年前太陽花學運的夥伴。(圖/記者盧逸峰攝)
立委黃國昌在這次包圍國會行動中成為箭靶,民眾直指黃國昌背叛了10年前太陽花學運的夥伴。(圖/記者盧逸峰攝)

從17日院會開始審議國會改革法案開始,民眾黨立委與國民黨立委排班鎮守議場、民眾黨立委保護國民黨立委完成提案登記、民眾黨立委與國民黨立委攜手守護主席台,民眾黨立委除了於國會衝突中有人掛彩,以及在臉書等社群平台轉傳一貫格式的文宣之外,只剩下「拿民進黨立委香蕉、回贈兩桶炸雞」的版面,連民眾都在臉書留言稱希望能看到民眾黨立委有更多表現及主張。

記者在公民包圍立法院行動的實際觀察,包括台派人士、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等小黨都積極爭取版面,許多民眾則都戴上自製標語及手舉牌,除了主張反黑箱、反對中共介入,最大的箭靶莫過於藍白兩黨團的總召傅崐萁與黃國昌。

回顧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傅崐萁及其所屬的國民黨,在10年前、10年後都是「被抗議」的對象,在藍綠對立的氛圍下被罵其實是理所當然;然而黃國昌卻是當時的學運主角之一,率眾抗議一戰成名、更成為進入政壇的契機,如今卻因與藍營攜手修法而站在抗議群眾的對立面,因此被酸得更慘。民眾狠酸「黃國昌的多重宇宙」、「黃國昌就是偽君子」,甚至有人製作靈堂悼念黃國昌,認為10年前領導學運的黃國昌已經消失。

今年總統立委選舉中,民進黨賴清德雖然當選總統,然而僅拿下約4成選票,在國會席次也未過半,如今在520後正式賴正式上任、卓榮泰內閣也展開新局,但國會在藍白聯手下,未來4年要推展重大政策都得面臨嚴格考驗。

有抗議群眾悼念黃國昌,認為10年前領導學運的黃國昌已經消失。(圖/記者盧逸峰攝)
有抗議群眾悼念黃國昌,認為10年前領導學運的黃國昌已經消失。(圖/記者盧逸峰攝)

事實上,檢討選舉成績為何比2020年大幅下滑,關鍵原因在於原屬民進黨優勢的年輕族群,在這場選舉中選擇把票投給民眾黨及柯文哲,而在這次抗議國會黑箱、聲援執政黨的公民行動中,不乏年輕臉孔甚至還有國、高中生,恐怕也是青年世代唯恐民進黨執政失利的產生的危機感,才催生出數萬人不惜請假也要到立法院外守候的關鍵動能。

黃國昌有國會作為舞台,儼然是民眾黨的明日之星,然而聲勢高能招粉、也容易招黑,若無法領導民眾黨展現出非我不可的關鍵力量,在藍綠對決下,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支持能量也會逐漸瓦解。

民主政治,上次大選投給蔡英文、這次願意給民眾黨、給柯文哲機會的年輕族群,下次選戰也能給予其他勢力機會。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柯文哲、黃國昌靠「學運紅利」還能撐多久?
觀察/民眾黨陷入兩顆太陽危機? 黃國昌搬出「尊柯論」仍有一大隱憂
觀察/柯文哲脫口「2026選很差就收攤」 小草2年後能否長成草原或是被收割?

看更多相關新聞
綠認知作戰 藍邊打邊學 白憂主體性
廖達琪:全民總統不應偏向某一邊
隔空互槓!賴瑞隆緊咬藐視國會罪讓公務員面臨刑責 黃國昌秀條文斥抹黑
林濁水:國會改革是等了30年的好事
評論/賴當家鬧事 「朝野和諧」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