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10年前的318,我是少數在編輯台上報導學運的媒體人

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正是《新新聞》1410期截稿日,編輯台正忙於截稿,回到辦公室開完1411期報稿會的記者們,在晚上8點多校稿完畢後,卻不像平時一般地回家、而是陸續步行前往立法院,當時《新新聞》的辦公室在忠孝西路上,距離立法院非常近。

當時有2百餘名學生和社運團體集結於立法院外,抗議後來被稱為「半分忠事件」、前一天立法院國民黨立委強行通過審查服貿法案。和後來太陽花學運幾乎攻占大多數媒體的篇幅不同,當天晚上其實並沒有太多媒體關注到這群抗議學生與民眾。這是因為社運團體陳抗的新聞一向不為主流媒體所關注,即使在國會附近聚集2百多名群眾不能算少,仍然難以吸引主流媒體的注意。

「攻占立法院」當下,現場並沒有太多媒體

這也讓當天晚上10點學生開始「攻占立法院」,引爆後來被稱為三一八學運、太陽花學運的當下,現場並沒有太多媒體,而當時《新新聞》擁有不少相當關注社運發展的年輕記者,前面也曾提到,他們在截稿完便前往立院陳抗現場,因此讓《新新聞》成為當夜少數紀實這場歷史事件的媒體。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幕後》調查局不敢動台蠟案?林董的3本神秘筆記本 出現好幾位鄭文燦桃園好朋友

‧ 幕後》罷免來勢洶洶!小草左右基隆江山 柯文哲與謝國樑有條秘密管道

‧ 本周最強內幕》虐童案背後的權貴蜘蛛網,兒盟為何不敢動林志嘉?太陽花10年,學運「三巨頭」的愛恨情仇!

在學生開始攻占立法院行動的晚上10點,在現場的《新新聞》記者開始將現場報導傳回雜誌社,而還在雜誌社辦公室進行截稿最後確認的攝影記者,也馬上前往立法院現場。因為當時的各家日報和電視新聞台都已截稿、收播,於是一起錯過了這個歷史鏡頭。

由於1410期《新新聞》當時已經完成截稿,準備將排好版、校好稿的檔案送到印刷廠付印,而當時編輯台也不認為記者在現場撰寫的「即時紀錄」適合刊登在周刊之上,於是決定將這些現場報導直接刊登於《新新聞》的官網以及臉書粉絲專頁,還有當時和《新新聞》有合作關係的《蘋果日報》網站上。

<cite>太陽花學運首日,《新新聞》是少數拍攝到學生潛入立法院畫面的媒體。(資料照,林旻萱攝)</cite>
太陽花學運首日,《新新聞》是少數拍攝到學生潛入立法院畫面的媒體。(資料照,林旻萱攝)

由於當初《新新聞》的官網並不擁有新聞網站的即時報導機能(這個老官網在《新新聞》加入《風傳媒》後仍然維持、只是已經停止更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當晚《新新聞》的報導其實多是透過《蘋果日報》進行發布。但也因為有《蘋果日報》官網這個管道,《新新聞》文編在紙本周刊截稿後,仍不斷地透過《蘋果日報》官網,將現場《新新聞》記者撰寫傳回的報導發布出去,包括在19日凌晨展開的警方攻堅行動,直到19日早上。就這樣,《新新聞》記者的報導和攝影記者的照片,成為當日關注「占領行動」動態的民眾,少數可以獲得現場資訊的管道。

民進黨在「半分忠事件」的表現

正如這篇〈歷史新新聞〉刊登的報導所寫,當時多數媒體並不覺得這兩百多名學生能改變什麼,甚至在現場的《新新聞》也沒信心攻入占領國會議場的學生,可以抵抗得了警方深夜的攻堅,畢竟如果學生在19日凌晨被警方趨離,這起行動就只是服貿條例通過中間的一個漣漪罷了,而社運學生「無用的抵抗」,根本是那幾年不斷發生的常態事件。

有許多「深藍」和親中份子,事後認為整起太陽花學運根本民進黨、甚至就是蔡英文的陰謀,當然想要居功、事後收割最大利益的民進黨,也沒那個動機去「駁斥」這種說法。如果我們重回學運導火線「半分忠事件」,也就是2014年3月17日立院審議服貿的現場,就會發現民進黨當時已經放棄阻止法案的通過,當時在議場內的民進黨籍立委,就是綁綁布條寫寫大字報給記者拍個照,向支持者交代「我們有檔了哦」而已。至於蔡英文,當時還沒有民進黨主席的身分,覺得她可以在檯面下設計操控這一切,是當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是塑膠嗎?

<cite>太陽花學運前夕,2014年3月17日立法院審查服貿法案,藍綠立委一團和氣地象徵性對峙。(資料照,柯承惠攝)</cite>
太陽花學運前夕,2014年3月17日立法院審查服貿法案,藍綠立委一團和氣地象徵性對峙。(資料照,柯承惠攝)

如果要問太陽花學運為什麼能從一個沒有什麼人要理的「占領行動」,演變成維持二十多天,改變台灣政治的歷史事件,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因。首先是前一年發生的馬王鬥爭,不只削弱了馬英九政府執政的正當性、讓人民對於「強行通過服貿」的作為反感,也讓被鬥的國會議長王金平「擁寇自重」,對學生占領國會消極以對來製造馬英九的執政麻煩。

民眾支持才是學運能延續的主因

其次是馬英九政府時代的「兩岸和平紅利」為少數「幫辦權貴」寡占,加上前面所說馬王政爭削弱馬英九政府執政的正當性,讓社運學生在2014年3月18日攻占國會議場後,19日凌晨開始便有一般的學生和民眾,自發性地配合攻占立院周邊道路,並且提供議場內學生各種民生物資,而沒到現場的民眾,也在自家電視前關注對學運友善媒體的報導,這讓馬英九政府不敢強硬地使用公權力驅散學生。

<cite>「占領立法院」後,大量學生和民眾自發性前往立法院「封鎖」附近交通,才是占領行動能發展成太陽花學運的主因。(資料照,柯承惠攝)</cite>
「占領立法院」後,大量學生和民眾自發性前往立法院「封鎖」附近交通,才是占領行動能發展成太陽花學運的主因。(資料照,柯承惠攝)

再來就是主導學運的這些人,或許和綠營的關係好過藍營,但畢竟不是綠營核心,沒有意識、享受到「藍綠共好」聯合政治壟斷的利益,而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觀察「半分忠事件」當天民進黨的表現,顯然已經無意拉高阻擋服貿的態勢,事實上學生還真的是「搞不清楚狀況」才會「衝進去」。就是這個「衝進去」、玩真的的作為,點燃了民眾們的熱情,終於成功地檔下了服貿。

太陽花學運過去10年了,當年的成員在這10年間,有許多人獲得了選民的支持,紛紛當選議員甚至立委。只是今年初的國會選舉,太陽花學運成員除了黃捷和吳沛憶之外其餘全部落選,包括以現任立委身分尋求連任的賴品妤。而地方議會議員中的一大部分難以順利連任,更有醜聞纏身者。

<cite>太陽花學運首日,2014年3月19日凌晨,警方對議場進行攻堅,議場中的賴品妤、吳崢等學生則展開對抗。(資料照,林旻萱攝)</cite>
太陽花學運首日,2014年3月19日凌晨,警方對議場進行攻堅,議場中的賴品妤、吳崢等學生則展開對抗。(資料照,林旻萱攝)

這群學運份子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當年發動學運抗中反服貿的努力,選民已經在一次中央選舉、一次地方選舉以選票酬謝他們了,再來你必須要拿出相對應的政績,才能獲得選民持續的支持。老愛「話當年」,別說有沒有情緒勒索的問題了,感覺上一點都不年輕、老態龍鍾的,而且也表現出這十多年來自己一事無成,根本沒有新成就可以拿出來跟選民「交代」。

政治讓他們和同齡者「隔絕」

然後這些學運成員似乎進入政界之後,就和他們的同齡者「隔絕」,對於同齡者進入社會所受到的社會壓力完全無感,整天打一些「公平正義」的高空(甚至整天只會話學運當年勇),結果當然完全不會讓年輕人覺得這是自己的代言人。

重點是當初支持學運的青年學子們10年後多半已經進入社會,迎向人生的新課題,開始要煩惱茶米油鹽醬醋茶的生計問題,哪有空理你的「公平正義」,覺得他們還有興趣和你在那邊計較太陽花學運「初衷」,恐怕會當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外星生物吧!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