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猖獗無孔不入 民眾防不勝防!資安院研發AI技術助阻詐

詐騙猖獗,詐騙集團無孔不入,名人遭詐團盜用、冒用,台電屢遭假冒名義騙取民眾個資、中華郵政「i郵箱」服務淪為詐騙工具,連大學生也收到被二一退學的簡訊。數位發展部19日公布委託資安院團隊研發的AI打詐技術,快速協助相關單位辨識詐騙訊息,以遏止詐騙。

近期有民眾接到「台電」簡訊,稱電費未繳納,並附上繳費網址,若民眾不察,點入網址繳費,繳納的金額瞬間從台幣變成歐元或美元,損失慘重。台電強調,「電費未繳提醒簡訊」不會提供任何網址連結,且簡訊已全面由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發送,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認明111簡訊來源。

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收到詐騙簡訊稱2分之1學分不及格,將被勒令退學,要求學生點開連結,學生當下判斷收到的是詐騙簡訊,隨即向校方檢舉,學校知道此事後,立刻通知全校學生。

教育部統計,2020年至2022年安全維護事件各類型比較分析,遭受詐騙事件數逐年遞增,從2020年199件,至2022年案件數暴增至517件;影響人次從241竄升至592。校方分析,學生受騙原因多為貪圖小便宜。

數發部指出,詐騙問題已成為全球高度數位化、網路化社會的重大威脅,僅靠傳統的防範手段已經不足以應對不斷演變、推陳出新的詐騙手法。尤其,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日益創新多元,衍生的文字、影音及圖像深度偽造,更令人真假難辨。

資安院綜整近20年台灣詐騙事件及國外單位的研究,歸納出愛情交友、金融投資、產品服務、意外之財、威脅勒索、身分冒充、工作求職、錢騾車手及慈善捐款9大詐騙態樣。

目前最盛行的是金融投資、身分冒充、愛情交友的混合式詐騙。資安院提醒民眾,特別注意近期網路上冒出來的愛情交友諮詢、官方網址混淆、虛假課程、活動報名騙取個資、假冒慈善捐款機構詐騙等新興詐騙手法。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表示,資安院開發中的人名及帳號識別結果,準確率現階段可達9成3以上,相關技術將可助益政府更快速展開打擊詐騙的行動。

林宜敬坦言,未來會透過自動化的方式來取代原先人工作業,以META為例,每天能搜到5000至1萬則詐騙訊息,先利用AI排定優先順序,以加速平台處理速度,讓平台有所依據。

更多品觀點報導
不怕核電廠除役!台電公布預估每月增減電力 下半年供電無虞
鎖定科技巨擘!「反壟斷」傳歐盟開罰蘋果Meta 輝達等AI產業北美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