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是什麼?失智症危險因子有哪些?要看哪一科?醫師來解答

認知障礙疾病這個詞,也許聽起來很陌生,但其實它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失智症。對失智症患者而言,世界像是被打亂的拼圖,破碎的記憶難以拼出完整的故事;對家屬來說,看著最親近的人逐漸淡忘一切、認不得自己,都讓人心痛不已⋯究竟認知障礙疾病分幾種?失智症診斷準則是什麼?失智症成因有哪些?失智症有機會治癒嗎?照護失智症患者該注意什麼?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基隆長庚醫院精神科副科主任林哲名醫師,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林哲名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林哲名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認知障礙疾病是什麼?

人類的大腦功能多而複雜,可以執行如記憶、學習、語言、情感、人格、知覺感受、抽象判斷、推理、計算、組織規畫等認知功能;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上述功能可能逐漸退化,此時可以視為一種正常的老化現象。但若認知功能的退化速度,已經超過正常老化範圍,就屬於認知功能障礙,依據嚴重程度的差異,又分為「輕度認知障礙」與「認知障礙症」兩大類。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遺忘性、非遺忘性)

分為「記憶型(主要障礙為記憶力下降)」和「非記憶性(語言、視覺空間等其他類型的認知障礙)」。個案一般生活不成問題,但複雜的功能有所減退,在排除帕金森氏症、腦中風、成癮物質、失眠或其他疾病等足以影響知能的原因,且症狀未達失智症診斷標準等多項條件,即可稱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或家人可能感覺到有學習新事物困難、語言障礙等情形,但也常被誤認是「老了忘東忘西很正常」。

認知障礙症(又名失智症,即俗稱老人癡呆症)

當大腦神經病變,引起患者腦部功能不正常衰退,使得記憶及各項認知功能嚴重退化到無法自我照顧生活的程度,就稱為認知障礙症,也就是從前大家所熟知的失智症。

編按:為了方便讀者朋友閱讀,以下行文仍採「失智症」。

失智症診斷準則是什麼?

失智症的診斷概念和準則,隨著時代的演進有所不同。林哲名醫師釋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醫界是以記憶力作為失智症的主要認知功能缺損;但現今已大幅放寬診斷標準,像是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頒布的診斷標準,便已涵蓋預防及臨床前期推演的概念,甚至為了去標籤化與污名化,將失智症更名為認知障礙症。

那麼,失智症的診斷準則是什麼?林哲名醫師說明,認知障礙症所指的認知範疇,包含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和記憶、語言、知覺-動作、社交等六大認知。而從美國精神醫學會頒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可知,當有了解個案病情的資訊提供者(家屬、親友)或臨床專業人員(醫師),知道個案有上述認知功能顯著降低;或透過標準化神經認知測驗(如下文提及的MMSE)或另一量化的臨床評估,顯示個案有上述認知功能顯著減損,可以初步懷疑個案有失智症。

林哲名醫師提醒,上述的認知缺損,必須對個案日常活動獨立進行造成明顯困擾而需要他人協助,且認知缺損非僅出現於譫妄情境,亦無法以另一精神疾患(如重鬱症、思覺失調症)作更好的解釋,才可被診斷為失智症。

至於診斷失智症的流程,初診時一般會優先釐清疾病史,並進行一連串理學、神經學、精神狀態檢查。醫師必須在事前排除譫妄、憂鬱或是藥物造成失智現象的可能性,若排除後仍懷疑為失智症或失智症前驅期,就會進行認知功能檢測、實驗室檢查(含神經心理學檢查、抽血檢查、神經影像學檢查等),以確認患者是否為失智症。

失智症成因為何?哪些人是失智症高危險群?

失智症原因種類繁多,林哲名醫師表示,最常見導致失智症的病因,依序為阿茲海默症(60%~80%)、血管性失智症(10%~20%)、路易體失智症(10%)、額顳葉失智症(5%~10%)。主要以65歲為分界,65歲以上較常見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下則以其他類型失智症為多。

林哲名醫師另補充,約有5%~10%的失智症由特定因素所致,經治療後可能有機會恢復,例如因長期茹素缺乏B12等營養素、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失調、顱內病灶(如常壓性水腦症、腦部腫瘤)等所誘發的某些失智症個案,可能有機會透過補充相關營養、醫學治療或手術等方式獲得改善。

不少人好奇,究竟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哪些?林哲名醫師點明,年齡、基因、教育程度、中年時期的BMI指數,都是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 年齡:65歲以上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80歲以上每5位約有1位失智者,顯示年齡愈大失智症盛行率愈高。但林哲名醫師也提到,失智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約5%的失智症患者,屬於65歲前發病的早發性失智症。

  • 基因:帶有APOE4基因者,比一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但林哲名醫師直言,不特別鼓勵民眾檢測基因,因為擁有APOE4基因不代表一定會發病,還可能造成無謂的焦慮。

  • 教育程度:未受教育或低教育程度者 ,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高。林哲名醫師分享醫界的兩種說法,一是低教育程度者,可能因生活形態與環境等不利因素,導致患病機率較高;另有一說則認為,教育有助於增加腦儲存量(brain reserve),進而延後或減少失智症的產生。

  • 中年時期BMI指數:該指數和將來罹患失智症的關係呈現J型。以中年BMI指數20.5~22.9為基準,BMI太高或太低都顯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可能增加。

  • 其他:心血管疾病、抽菸、腦部創傷等,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像拳王阿里早年因打拳頭部受創、職業美式足球運動員因腦部經常受到重擊,都有較高的患病風險。

失智症症狀有哪些?

失智症疾病早期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而相關的認知功能症狀包含五大面向。

  • 記憶:早期的失智症患者會有持續性惡化的記憶喪失,常遺忘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且無法透過提示再回想起整件事。林哲名醫師補充,患者通常會先忘記時間(比如今天星期幾),接著是地點(自己身在何處),直到末期才會漸漸認不得人(無法叫出親人的名字,或以為親人是陌生人)。

  • 語言:某些失智症的患者,早期症狀表現多為語言功能障礙,日常溝通能力減弱、減少語言的表達、常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而以代名詞取代。

  • 視空間:可能認不得熟面孔、認不得物品或周圍的環境,或常有迷路狀況。

  • 推理與判斷: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解決突發狀況、無法了解生活中的潛在危險、無法處理繁複的事,或在決定事情上顯得猶豫不決。

  • 個性或行為:病人的個性改變,失去主動性、生活上變得較縮、出現重複性的行為或不恰當的社會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誘發失智症的病因有很多種,每一種病因所導致的失智症,在起始症狀上的表現亦各有差異。例如,阿茲海默症個案,初期常有持續性的近期記憶喪失(久遠的記憶個案通常會記得)、無法學習新事物;額顳葉失智症常見個性改變、生活上變得退縮被動,或做出不恰當的行為;路易體失智症則會合併帕金森氏症和視幻覺,比如無法辨識熟人面孔、常迷路,或重複出現視幻覺。

失智症患者也會有精神行為症狀(BPSD),情感症狀,可能感到憂鬱、冷漠、欣快感或焦慮;精神病症狀,可能有妄想(誤以為東西被偷)、幻覺(見到死去的故人)或錯認(誤以為親人是別人、以為自己家不是自己的家等);行為症狀,可能有激動或攻擊行為、重複行為、漫遊或迷路、睡眠障礙、食慾或飲食行為障礙、病態收集行為、失控行為、日落症候群(一傍晚就感到煩躁、失去定向感、出現睡眠與行為問題)。上述三大類BPSD症狀,可能在失智症病程中任何時間發生,且在中、重度時期出現頻率及強度較高。

林哲名醫師觀察,患者就醫時,通常只表達當下最困擾的症狀,以前曾發生或較不嚴重的症狀容易被忽略,此時醫師要謹慎看待、仔細詢問,才有機會更深入看到患者疾病的全貌。

失智症測試怎麼做?失智症看哪一科?

要是感覺自己或身邊親友出現異狀,林哲名醫師建議,可以利用「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回答問題時,家屬應考量患者過去與現在改變的狀況,患者本身也須依照自己過去和現在的改變狀況來答題(可跟約半年前做比較),而非以當下的表現來回應。

當有兩題以上選擇「是,有改變」時,建議前往精神科或神經內科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另外,也可參考衛福部認知功能評估量表的「簡易心智量表(MMSE)」,簡易心智量表針對定向感、注意力及計算能力、記憶力、語言、口語理解及行為能力、建構力六大項目,設計11個題目,個案須回答30個問題,評估過程沒有時間限制,答對1題得1分,答錯不計分,滿分為30分。通常來說,得分24~30分為認知功能完整,得分18~23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得分0~17分則為重度認知功能障礙。

比較特別的是,簡易心智量表的分數判斷,還會根據個案的教育程度,有些微差異。舉例來說,受過國中以上教育者,若分數低於24分,即屬輕度認知功能缺失;低於16分則屬重度認知功能缺失。國小教育程度者,得分低於21分,屬於認知功能異常。未受過教育者,則得分低於16分,才會判定為認知功能異常。林哲名醫師建議,自我測驗後若是發現異常,最好立即安排全面檢查,防患未然。

失智症怎麼治療?失智症有機會根治嗎?

許多朋友很關心,失智症有沒有機會治癒?林哲名醫師坦言,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藥物或治療方法,可以阻止或逆轉退化性失智症的病程。不過,失智症患者透過治療,可以緩解認知功能的退化速度、改善情緒行為帶來的不便和不適。以治療方式來說,主要分為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兩大類,以下分述。

藥物治療

依照不同病因所致的失智症及個案病況輕重,分別用藥。比較遺憾的是,現階段針對額顳葉失智症,並無有效控制或減緩病程的藥物。此外,也沒有任何藥物有臨床證據顯示,可以降低輕度認知障礙惡化成失智症的風險。

非藥物治療

平時生活作息正常、養成健康的行為,包含不抽菸、控制體重,以及避免發生或治療已發生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臟血管危險因子,皆是遠離失智症的王道。針對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則有懷舊治療、認知活動、運動團體、現實定向感治療等。

  • 懷舊治療:對於失智者而言,記憶力可能因疾病而受損,但遠程記憶相對比較慢受到影響,個案大多記不得最近發生的事,但能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懷舊治療便是讓個案跟他人聊聊過去的事,用照片、錄音帶、錄影帶等引導物,協助個案回憶,並藉由與周遭人的互動,維持腦部活動和表達能力。

  • 認知活動:結合生活中各項功能來設計團體活動,讓個案持續使用計算能力、記憶力、邏輯推理能力等認知能力,藉此維持現有功能,延緩退化速度。

  • 運動團體:個案隨著病程發展,肢體動作會慢慢出現退化現象,像是走路變慢、平衡變差、容易跌倒等情況,透過體能活動,可以獲得有效的改善。

  • 現實定向感治療:患者可能因為逐漸與人群疏遠,而發生沒有現實感的窘境。現實定向感治療的應用,就是利用情境或環境安排,讓病人感受日期、時間、地點、天氣、季節、親朋好友等真實情況,幫助患者提升自尊、減緩問題行為。

  • 其他:包括園藝、芳香療法、園藝治療、寵物治療、娃娃治療、 感官刺激等。有些家屬好奇,玩股票、打麻將是不是延緩失智症的好方法?林哲名醫師說道,兩者均可活化大腦,讓患者維持既有的功能,但長時間打麻將或玩股票而缺乏活動,不見得有益健康,病人也可能因為輸贏產生挫折,還是要注意拿捏利弊。

林哲名醫師另建議,患者可以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多多參加社交活動,像是社區內的老人共餐活動、進香團等,都是很好的社交機會;運動當然也是很好的活動之一,不過要視個案的情況來進行,才不會發生危險。飲食方面,林哲名醫師指出,市面上常見的B群、魚油、銀杏等保健品,對於已經確診失智症的患者而言緩不濟急,並沒有實際顯著的改善效益,以醫師觀點來看,仍建議均衡飲食就好。

與失智症患者相處要注意什麼?照護者也別忘了照顧自己

失智症患者由於大腦功能退化,導致記憶力、思考與語言障礙,溝通能力也逐步下降,有的個案會因此過度防禦、不想要他人給予協助,有的個案則會對外界感覺冷漠,不管是哪一種,都很可能讓照護者疲憊不堪。

在溝通上,林哲名醫師呼籲,不要把失智症患者當成小孩,應尊重其習慣、個性和自尊,並適度詢問其需求。理解個案病況之餘,建議可以觀察患者行為或症狀背後的意義;林哲名醫師舉例,失智症患者偶爾會有「見到故人」的幻覺,雖然這屬於一種症狀,但其實也投射出患者內心的孤單寂寞,若能加以理解並多些陪伴,會讓患者感到窩心。溝通過程中,也應用平靜溫和的口吻,簡短明確地說出想說的話。很多時候患者可能難以清楚表達,不要催促他們,應鼓勵他們慢慢說出來,並仔細觀察其手勢、臉部表情與情緒反應,這樣做的話,雙方通常便能達到有效溝通。

照護失智症患者,是一條艱辛且看不到盡頭的漫漫長路。對家屬和照護者來說,患者自我照顧能力降低,睡眠、情緒及行為反覆出現,需要協助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加上患者可能逐漸認不得自己,種種反應都讓照顧者備感挫折與絕望,也因此失智症照護者得憂鬱症的比例並不算少。林哲名醫師溫馨提醒,家屬應充分認識失智症與照顧方法,利用網路、書籍、失智症協會老年精神醫學會或醫療院舉辦的講座,獲知照顧方法的訊息,並聽聽其他照護者的心聲,讓自己不那麼孤單。

此外,林哲名醫師也建議照護者,盡可能維持原有嗜好和社交生活,並調整自己的期望及心態,認知到患者的退步屬於病程的一部分,不必愧疚沒照顧好,也毋須自責,一旦疲憊就尋求喘息照護,如此才能避免自己累垮。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