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賭自動駕駛的未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億歐網”(ID:i-yiou),作者 | 錢漪,編輯 | 顧彥,36氪經授權發布。

資本開始圍獵自動駕駛賽道。

美東時間4月15日,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 Holdings)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

作為近期汽車領域募資規模最大的IPO項目之一,圖森未來曾備受資本熱捧,貝萊德、富達及資本世界投資者三大全球頂級投資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此次發行價為40美元,也超出此前35-39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發行價區間。

但其上市首日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開盤價40.25美元,略高於發行價;隨後曾略有走高,盤中漲幅達到3%;之後快速回落破發,跌幅一度接近20%;最後收於股價40美元,市值84.91億美元。

“圖森未來的股價將會影響一批自動駕駛標的的估值,包括即將IPO的標的和一級市場的融資標的,正如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車智Michael對億歐EqualOcean表示。

2020年下半年以來,自動駕駛概念在資本市場的存在感水漲船高。不僅汽車領域巨頭蜂擁入局,主營業務看似毫不沾邊的跨界“門外漢”也紛紛躋身這一領域。

它們背後都打著什麼算盤?泛自動駕駛領域蘊含多龐大的經濟價值?終局是否會演變為巨頭間的游戲?

無限戰事

“有了互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將從交通工具變成全新的生活方式。”3年前,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描繪的理想畫面逐漸照進現實。

麥肯錫最新研究預測,中國在未來10年很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中國大概將有800萬輛的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

英特爾和Strategy Analytics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同樣預測,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在2050年前達到7萬億美元。

自動駕駛作為未來交通領域重要的變革方向,其背後是智慧城市的廣闊想像空間。懷抱對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的憧憬,對自動駕駛“門外漢”來說,押注自動駕駛風口是跟上時代步伐的選擇。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這是一種不甘落於人後的心態。“對自身原本業務錦上添花,又能和智能汽車某一細分領域得到很好融合,誰也不想丟失這塊蛋糕。”

3月4日,字節跳動將投資中國自動駕駛初創企輕舟智航的消息不脛而走。

輕舟智航脫胎於Waymo,由四位華人於2019年3月聯合創立,專注城市復雜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巴士方案。2020年10月,輕舟智航在蘇州相城區高鐵新城已完成中國首個常態化運營5G無人公交的落地。

在外界印象中,相對其他互聯網公司,字節跳動對智能汽車領域一貫態度較冷淡,這是其第一次涉足自動駕駛領域。

實際上,字節跳動此前一直在低調佈局以交通、新能源為核心的城市建設外延。公開投資信息顯示,字節跳動在2019年起便開始加大對2B市場相關技術領域的投資,2021年正是延續了這個勢頭。

至此,阿裡、騰訊、字節、華為、滴滴、美團、百度京東等頭部科技互聯網公司,在自動駕駛賽道都已排兵布陣。

自動駕駛戰事似乎才剛剛開始。

巨頭的游戲

互聯網科技公司傾向於融合自動駕駛場景,並基於各自基因打造生態閉環。

騰訊自動駕駛於2018年作為獨立品牌亮相。在此之前,騰訊已開展在高精度地圖、環境感知、融合定位、決策控制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並在車聯網領域搭建車聯開放平台,以虛擬仿真技術為基礎,構建數字孿生環境,用於智慧交通運行的預測、推演和調度管理,為道路和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以搜索起家的百度向來注重人工智能領域的佈局,早年便大面積收購自動駕駛細分環節公司,包含圖像處理、語音識別、無人駕駛、大數據、智能硬件設備製造、設計商等科技公司,同時與吉利、戴姆勒、福特、長安、江淮、比亞迪、一汽、奇瑞等眾多車企和科技公司達成合作構建自動駕駛生態。

深植電商基因的阿裡則以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切入,大力進軍車聯網領域,投資斑馬網絡推出車載操作系統,和眾多車企達成不同程度的合作。另外,阿裡還提出車路協同的技術方案和推進道路數字化的願景,致力於開發一代智慧物流車以升級改造現有物流體系。

互聯網巨頭頻頻出手,傳統車企也加緊拓寬“朋友圈”加速自動駕駛研發。

前不久,Momenta獲由上汽集團、豐田、博世、淡馬錫、雲鋒基金領投的5億美元C輪融資,成為2021開年以來單輪融資金額最高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資方同時包括中、日、德三國汽車業巨頭更是罕見。

對車企來說,手中握有越多的技術籌碼,對構築長期護城河越是有利。“影響用戶體驗的部分、最核心技術,有實力的車企肯定都要握在手裡,比如自動駕駛的各個環節。”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余寧直言。

潛在經濟價值讓各行巨頭們都難以置身事外。房地產巨擘諸如碧桂園,都從去年起大力發展海外無人農場和自動駕駛農機,推其成為集團戰略層面與地產、機器人並列的“三駕馬車”之一。

盡管在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面前還有重重阻礙,躬身入局者仍選擇義無反顧。談及自動駕駛的投資邏輯,業內人士表示:“有些投資人也說不太清具體原因和出發點,大概賭的是自動駕駛的未來吧。”

自動駕駛的終局

“自動駕駛汽車會成為繼PC、手機之後的第三個終端,並且不僅限於此——它將產生比互聯網更龐大的產值。”多位業內人士對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持一致觀點。

如果僅把智能汽車看作一個全新的智能終端,它還不足以替代手機終端成為各路玩家競相爭奪的“香餑餑”。試想要讓一輛自動駕駛車輛正常行駛在城市道路上,必然要為其提前配套“智慧的路”,創造一套全新的道路規則,否則難以融入目前龐大復雜的城市交通系統。

但若從提升交通運營效率和構建未來智慧城市的角度來看,自動駕駛給了世人一個過去不敢想像的答案。

一旦被賦予“智能終端+終端之間的連接載體”的身份,成為連通智慧城市的關鍵一環,自動駕駛便擁有了更長遠的存在意義和想像空間。在新城規劃過程中,可以將自動駕駛車輛直接納入城市設計考慮,城市規劃為自動駕駛事先預埋“坑位”,事情就自然變得簡單起來。

目前,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汽車確已成為各地智慧交通建設的重點探索和佈局方向。

眾多一二線城市陸續迎風起跑,如北京、上海、廣州、長沙、合肥、蘇州等城市在自動駕駛推動力度方面相對突出,動作包括但不限於開放城市自動駕駛測試路段、發放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成立智能網聯測試基地等。一場原本屬於自動駕駛企業之間的賽跑,無形中演化為城市之間的較量。

從車端智能走向車路協同和網聯智能,是自動駕駛產業目前的主流方向,也將成為國際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或許這才是各路力量爭相入局的根本原因。

寫在最後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曾表示,智能汽車是一個堪比計算機誕生的史詩級創新,“解決自動駕駛問題不僅是軟件和深度學習算法,還在於智能駕駛芯片,中國公司在未來幾年裡一定會有相當的作為”。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投資人則坦言,如果追求短期收益回報,他不會選擇投自動駕駛。

與他們一樣,還有無數人在自動駕駛上下游前赴後繼,願意賭一個自動駕駛的未來。從自動駕駛發軔的那刻起,這就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革命。

致謝

因篇幅限制未能將所有內容附上,但感謝多位專業人士在本文寫作過程中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觀點及豐富案例,特別致謝(排名不分先後):

蘇州高鐵新城大數據公司總經理周肖虹、車智Michael、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滴滴員工白宇(化名)、宏景智駕創始人CEO劉飛龍、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余寧。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