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兩岸關係 蕭萬長:先放下成見才可能為未來找新出路

蕭萬長。(本報資料照片)
蕭萬長。(本報資料照片)

兩岸關係緊張,前副總統蕭萬長今天以當年在兩岸爭取加入WTO的前身GATT之際,他與大陸代表李嵐清的互動為例,因為當時建立一些互信,中國大陸並未在我們爭取加入WTO過程中刻意杯葛,之後也分別成為會員。他認為,兩岸要先放下成見,相互溝通,才可能建立互信,也才可能為未來找到新的機會,新的出路。

2024總統大選將至,各候選陣營的兩岸主張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長風基金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今天舉辦 「亞太千里論壇」,邀請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發表主題演講,由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擔任對談主持人。

管中閔指出,亞太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80年間經歷了巨大的變動,不僅經濟高速發展,政治體制和社會結構上也出現轉型;而臺灣無疑是其中佼佼者,近年更在國際供應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隨著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他說,美中關係從早年的互相合作,轉變成目前在科技,軍事和政治上的相互對抗;雙方競逐的一個主要場域就在亞太地區,而台灣又處於其中敏感而又關鍵的地位。

由於歷史因素,管中閔表示,台灣、中國大陸、美國三者之間本就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如今台灣又幾乎是身不由己的成為美中對抗下的壓力點,甚至可能是衝突的引爆點。對於台灣目前的處境,許多人感到憂慮。

他舉辦論壇的目的,就是為了引進境外學者專家的觀點,促使大家從更前瞻,更廣泛的角度,去思考臺灣對國際環境,特別是美中關係或兩岸關係各種可能的應對之道。論壇名稱「千里論壇」,也意味我們希望不受目前既有思維的羈絆,以便看清楚更長遠的未來;畢竟「欲窮千里目」,我們需要「更上一層樓」。

擔任引言的蕭萬長則回憶初次認識楊榮文是在1991年韓國首爾的亞太經合會(APEC),翌年又在泰國曼谷的APEC會議見面。他記得會議中的第一天,由於楊榮文巧妙的安排,讓他與時任中國大陸外經濟貿易部長的李嵐清在午餐時比鄰而坐。

他說,當時大陸和我們都在爭取加入GATT(WTO的前身),兩人話題自然環繞著貿易談判。李嵐清問他要怎麼要做好貿易談判?他強調一定要找經貿相關的專才,才能與談判對手「speaking the same language」。後來大陸果然將世貿談判工作轉由具有多年國際經貿工作經驗的龍永圖負責,而他也自此與李嵐清建立了友誼。

1990年代兩岸關係仍然非常緊張,雙方對參與國際活動和國際組織都非常敏感而小心。蕭萬長表示,當時他和李嵐清談話,雙方都很自然且坦誠。或許因為當時建立起的一些互信,中國大陸並未在我們爭取加入WTO的過程中刻意杯葛,雙方也分別在2001年底和2002年初成為WTO的會員。

他說,這個故事總是提醒他,「先放下成見,相互溝通,才可能建立互信,也才可能為未來找到新的機會,新的出路」。

蕭萬長認為,兩岸關係無疑是台灣最敏感,也是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然而許多人在討論兩岸關係時,往往囿於成見,無法擺脫過去特定思維的框限,以致大家針鋒相對,積不相能。這樣的爭執,其實無助於我們思考兩岸關係的應對之道。

他誠摯盼望,楊榮文的演講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觀點與啟發;如同管中閔所說,不一樣的觀點將有助於我們跳脫目前既有思維的羈絆,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高度,重新審視台灣如何走向更長遠的未來。

看更多相關新聞
台灣兵推啟示 蓋拉格:防範資助中國刻不容緩
112年新版國防報告書出爐!國軍主打不對稱作戰
新版國防報告書凸顯「縱深防衛」 義務役與後備部隊是要角
和拜登不同調!美眾院中國委員會主席警告:明年台灣大選後兩岸最凶險
20艘共艦在台海周遭 史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