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大師開講 亞大生什麼都問

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報導】 「2017亞大與諾貝爾大師座談」16日登場,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帶領校內45名師生,與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佛.哈特(Oliver Hart)對談,雙方論及國際大型企業相關合作及併購案例、健保體系發展、教育工作者契約等。哈特稱讚亞大學生具國際宏觀,提出的問題讓他也獲益良多。 蔡進發指出,亞大創校17年來,已邀請1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師生對談,希望透過諾貝爾大師人生奮鬥的經歷、求學過程、對學問追求的態度及專業知識成就等,幫助師生獲得啟發,透過持續的諾貝爾大師論壇,幫助師生看得更寬、更高,也走得更遠。 身為教育相關學科碩士、亞大經管系博士生沈孟君在論壇中,特別請教哈特有關國際教育中罷工議題。哈特則回應指出,此為「不完全合約」中很好的例子,或許合約立定提高薪水時,可細定禁止教師在特定時期內罷工,藉以避免學生權益受損。 就讀時尚系大三的謝欣穎是亞大創領學程學生,今年到非洲賴索托(Lesotho)擔任專業服務國際志工,她對於賴索托的服飾產業蓬勃發展,但當地居民仍擺脫不了貧窮,與美國的非洲成長暨機會法相互關係、影響。哈特回應,每個市場的運作機制不同,但就階段性來看,讓更多人擁有工作機會會比提高薪水來得重要。 印尼籍博士生Andi Azhar也提出印尼健保與社會安全保險情況,向哈特請教,他則認為合併需考量因素很多,赤字並不代表營運能力不佳,獲利的一方也不代表能持續領先。 對於在論壇中能面對面向大師請益,師生都認為對激發思辨與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很大。亞大創領中心主任林君維表示,哈特近年來關切跨領域國際協同發展,校方推派參加活動者則包括醫健、設計、人社跨領域,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大師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