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水柔情 地下水除「三害」

地下水流失,使台灣西南沿岸近年來深受「地層下陷」所苦,那麼,就想辦法「回補」地下水吧!懂得「識水柔情」,改善地下水質量,可望同時解決南台灣缺水與地層下陷的困境。

台灣宿命 為貯水費心

「台灣如果沒有水,只會是個沙漠。」台灣位處亞熱帶,小野明白,水是台灣生存的命脈。但台灣水資源卻有先天的「宿命」,藍色東港溪保護協會理事長丁澈士指出:「地震多、山勢陡、地質脆弱、雨季集中,註定台灣要為水的貯存費心。」

高山設堰造壩建水庫,是台灣主要貯水方式,興建水庫卻非沒有後遺症,小野直言:「破壞山林、泥沙淤積,都是一種傷害。」尤其1999年921地震後,台灣土層鬆動,泥沙土石易流入水庫,豪雨後水庫濁度高,丁澈士大嘆:「枯水季缺水、雨季有水卻不能喝。」

小野說道:「常說台灣南部缺水,北部較不缺,不過屏東其實少有缺水問題。」高屏地區有東港溪、高屏溪、林邊溪三大水系,高屏溪重整後主要供應民生用水,畜牧業移轉至東港溪影響了水質,東港溪主做工業用水。

歷經八七、八八水災 丁澈士為水一戰

丁澈士幼時住在高屏溪右岸高雄,名字裡的清澈意涵,彷彿指引他為水奔走。3歲稚齡時,遇上八七水災,年幼的他竟然記得母親抱著他和逃生布包,爬上屋頂避難;50年後,再遇上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對環境與生命的感觸,讓他窮盡半生「為水一戰」。

任職高雄港務局時參與過港隧道工程,丁澈士開始關注水議題,連到國外旅行,也跑到河邊看河水乾不乾淨,路過工地觀察土壤含水度。爾後搬到高屏溪右岸的屏東,投入東港溪環保運動。

東港溪是「伏流溪」,雨水在山地門潛伏至地底,在東港溪沿岸湧出。小野指出,台灣普遍不了解地下水,誤以為開發地下水一定會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液化。

地下水含量 逾水庫5倍

為此,丁澈士到同樣「與水共存」的荷蘭攻讀水利工程碩士後,回屏科大任教27年,他認為,要改善地下水質量,必要「識水柔情」。台灣水庫總貯水量約5、6億噸,但地下層200公尺內即可存30億噸的水,遠超過水庫含量,他不禁大喊:「老天爺給我們那麼多水,怎麼能說是缺水國家呢!」

已研究南台灣水資源長達20餘年的丁澈士解釋:「地下水是我們的救命水,不該被污名化,重點是開發的方法、何時取用。」每年5~10月是雨季,地下水回補快速,此時不用也只是流走,最適合取用地下水,並給予流入水庫的濁水沉澱時間,10月~4月枯水期再有賴水庫貯水供應,一來一往運用有道。

東港溪流域廣達472平方公里,含括2個山區鄉鎮及17個平原行政區,小野不禁說:「上游有排灣族、中下游有平埔族、客家莊、閩南村,東港溪孕育了屏東平原。」如何讓雨水流回地下層成為重要課題,近幾年建築傾向將水泥地換成易透水的地磚材質,或者像小野的社區在山上自己做透水步道,台灣各方都做足努力。

回補地下水 雲林等地可仿效

丁澈士自荷蘭回台後,向屏東縣府提出「大潮洲地下水人工補助計劃」雛型。過去台糖為種蔗,在沖積扇粗礫石層舖上1公尺的土壤,他建議還原出透水性良好的礫石層,讓雨水易下滲,並將土壤移至森林區堆積,延長雨水流動渠路、增加滲透時間,一來可增地下水,二來可減洪。

如此「藏水於地下、溝洫蓄洪水」概念已逾一個世紀,1909年以庚子賠款赴德唸書的黃河治水專家李儀祉率先宣導,1917年日本人鳥居信平在林邊溪引地下水灌溉,都是「應山川之蘶,使人身共處棲所,千年無患」的典範。

經過20多年努力,通過10多年環評考驗,丁澈士成功讓屏東縣府接受這個概念,「大潮洲地下水人工補助計劃」可望在5年內成形,東港、林邊、枋寮等地層下陷嚴重鄉鎮將受惠,他更滿心期待:「若成效良好,雲林等地區也可以仿效。」

上善若水 地下水除三害

小野在錄音室裡詳談台灣水資源,他認為:「善用水,台灣將有美麗豐沛的家園,用得不好則變災難。」丁澈士歷經二場大水災,依然「識水柔情」,地下水回補,小則能稀釋淨化東港溪水流,使缺水期也能支援民生用水,大則能改善地層下陷、解決缺水窘境。

果真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面對台灣水資源「三害」:缺水、水質惡化、地層下陷,回補曾被過度取用的地下水,意外成為新藥方。

■小野對水資源的見解、丁澈士為南台灣缺水及地層下陷把脈,及東港溪要如何「摸蜊仔兼洗褲」,別錯過「風聲廣播電台」每周一《新故鄉動員令》

■內容提供/大魯文創 編採撰稿/張菡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