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從新北發展與交通建設 論為何要支持林佳龍當新北市長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   圖:林佳龍競辦提供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 圖:林佳龍競辦提供

[新頭殼newtalk] 經濟要發展」、「所得提高」是數十年來政府喊的最響亮的聲音,也是人民最期待的目標。但這僅講半套,對地方政府尤其如此。

經濟要起來,交通要先做好。十大建設有六項跟交通有關。這是近例。遠例就是東京市交通。很多人訝異面積和新北市相近,人口比新北市三倍還多的都市,經濟發展快速,但交通為何不會亂?因為他們用最好的人才、前瞻規劃東京的交通。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把發展已三百多年的東京市毀掉大半。當時已回日本任職的前台灣民政長官、被稱台灣近代化之父的後藤新平宣布競選東京市長(都知事)。他的左右親信都期期以為不可。因為後藤新平被認為有能力和實力當日本帝國首相的人,何必委屈當首都市長?後藤新平說:這是日本脫胎換骨的關鍵時刻。利用這次東京重建,把日本帶向新的發展契機。

1945年,美國對日本的東京大轟炸,東京幾乎全毀。重建時的官員認為未來的東京,人口將可能超過千萬。因此他們就根據這個構想規劃東京的交通。

東京人的住宅的確很窄小,但東京的交通井然有序。甚至在郊區還有怡然的生活空間。

前稱台北縣的新北市,他的大發展其實在1970年後才開始。然而台北在1964年高玉樹當選台北市長,就進行都市規劃與發展,新北市卻遲遲沒有展開。只要看新北市人口集中的區域都僅環繞台北市就知道。而且這些地區的市區內,不僅交通雜亂,而且房屋參差不齊。

實際上這些發展地區多與交通關係密切。板橋區及隨後發展的樹林區是現在火車經過的地方,更早發展的三重區、新莊區則是舊火車線經過的地方。交通對地方發展影響之巨,可見一斑。更進一步說,這些地區內,很多不僅住商合一,還住工(業區)合一。舊的工業區轉成住宅區,但應該提供的周邊生活條件與規劃卻嚴重缺乏。

新北市民在與東京相同大小的空間,有理由要求生活如東京市民那般的生活環境。侯友宜市長固然勤懇工作,但讓新北市騰籠換鳥的工作卻更需要遠大視野與能力。

林佳龍地方建設與交通的用心,非始於此時,更早於2014年選台中市長。他在2010年選台中是的立委時,就主張要整合山海線火車和台中地區的交通,如山手線環繞東京市那樣,建立完善的交通網。新北市政府抨擊林佳龍交通大開支票(「林佳龍提三蘆政見 新北市府:勿為選舉操作大開呼攏支票」),恰恰顯示侯友宜執政團隊,看不出新北市發展的盲點所在,也就不用談他們的能力了。這個廣義稱為朱立倫-侯友宜團隊,浪費新北市民寶貴的13年。

侯家軍打出「台中人不要的新北人也不要」,譏笑林佳龍台中市連任失敗。我覺得很好笑。老縣長蘇貞昌也是屏東縣長連任失敗後,才有機會服務台北縣。蘇貞昌縣長的縣政政績可是2000年以來這22年,新北市最被稱許的縣市首長。台北縣-新北市民當年若喊「屏東縣人不要的台北縣(新北)人也不要」,這樣對不對?

更多新頭殼報導
快訊》前立委黃義交台北住處墜樓送醫不治 親民黨:宋楚瑜非常震驚
穿皮鞋成對比 陳時中競總:勘災應注重救災 勿模糊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