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哥亮大腸癌逝7年!大腸癌高危險群不只看50歲 6前兆要警覺

綜藝天王豬哥亮2017年因大腸癌病逝,昨(5/15)是他離開7周年的日子,愛女謝金晶特別準備了一段影片,表達對爸爸的思念,影片最後更附上一段小彩蛋,是豬哥亮生前親自祝大家發財的畫面,熟悉的身影再度勾起不少人的回憶。

 

大腸癌早期無症狀!6大前兆要小心

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的症狀,不過還是有一些徵兆可以幫助提高警覺。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曾指出6個大腸癌前兆,包括糞便異常、排便習慣突然改變、腹部不適或疼痛、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無力感或疲憊、不明原因貧血。

 

糞便異常:糞便變細、色澤改變或有血跡。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例如長時間的便祕或腹瀉。
腹部不適或疼痛:造成腹部疼痛主要原因是腸阻塞引起腹脹、多氣所導致。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癌症往往會造成體重突然減輕,大腸癌也不例外。
無力感或疲憊:患者可能會感覺明顯的體力不支,難以完成日常工作。
不明原因貧血:腫瘤已有出血現象,每天一點一滴持續流失而不知,總是容易感覺喘,或是臉色蒼白都要注意。

 

鄭泓志也提醒,每個人的情況可能不同,建議多加留意,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與治療。

看更多:大便有血是痔瘡或息肉?老翁腸息肉掉出肛門以為是痔瘡 檢查竟是大腸癌

 

誰是大腸癌高危險群?

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曾表示,有以下特徵或生活習慣的民眾,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首先,超過一半以上的大腸癌患者,年齡大於50歲,因此50歲以上的民眾要留意。此外,有飲酒或吸菸習慣、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排便習慣不正常、長期便祕、愛吃紅肉、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患者、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患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如罹患潰瘍炎性大腸炎、克隆氏腸炎、或是曾罹患過大腸癌並已治癒者。

看更多:降大腸癌、糖尿病及肥胖最佳飲食法!聯合國也讚:減少25倍碳排放

 

大腸癌如何預防?飲食生活習慣、定期檢查很重要

大腸癌曾連續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榜首,且罹癌平均年齡逐漸下降。營養師高敏敏曾指出,要預防大腸癌,飲食控制很重要,應避免吃加工肉類及會致癌的食物(如油炸、燒烤、酒精、紅肉、高糖分飲料等),盡量吃原型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並維持良好的排便及運動習慣。若還在吃著重油、重鹹的大魚大肉,小心成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也表示,要預防大腸癌,50歲以上者應定期的接受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假如是長期抽菸、喝酒或者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的人,更建議在35歲以後就開始定期檢測。大腸癌可怕之處就是在於,發現症狀時,通常已是中後期。

看更多:鮭魚玉子絲瓜/絲瓜功效防大腸癌!搭配鮭魚營養加倍 1技巧煮出脆口絲瓜

 

◎ 圖片來源/翻攝自謝金晶IG
◎ 資料來源/鄭泓志醫師.詹宜學醫師.黃郁純醫師.高敏敏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最窮總統」穆西卡驚罹食道癌!已無法開刀 權威醫:燒烤這樣吃較安全
創新突破!北榮「結紮」新招預防食道靜脈出血 提高肝癌存活率
50歲男鎖骨凹窩摸到「這一顆」竟是癌 蘇一峰揭判斷訣竅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