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之戀

撰文╱李家維

貝殼之戀
貝殼之戀

劈、削、鑽、鑿,索羅門群島的這位工藝師以純手工刻出了碗盤雛形。接著他切割沙灘上撿來的鸚鵡螺殼,雕成花樣後,以螺鈿細工嵌入木器,打磨再打磨,完成了這精緻的花梨木法螺沙拉盤。我愛不釋手,配上彩色陸蝸殼,置之案頭,隨時滿足自己對貝殼的迷戀。

現生的軟體動物約有10萬種,是海洋動物中最豐富的類群。牠們多數有個碳酸鈣的外殼,形狀奇巧又豔麗,既是分類的重要依據,也是蒐藏者的珍寶。除了昆蟲和鳥羽,再無自然標本能有如此不褪色的繽紛了。切開貝殼或以X光透視來觀察其成長過程,是我的愛貝之道,這個學門叫做「形態發生」(morphogenesis),在貝殼身上演練這技術後,我將之應用在了解單細胞的矽藻如何造矽殼,也得心應手。

但知道過程,並不等於明白原理,生物學的形態發生似乎僅止於描述,說不出更折服人的深層道理。這期《科學人》的封面故事〈物理形塑貝殼之美〉,提供了跨界的新觀點,確實可喜。但別以為有了終極答案,看看綴殼螺就知道了。牠們長在幾不見光的大陸棚海底,螺旋貝體緊緊綴上周圍撿來的死貝殼或石片,如此長相當然不能只用物理解析。

服役時,我在左營海軍海洋測量局任少尉測量官,常搭九華號研究船出海。這艘6000噸大軍艦原該有11.5海浬的時速,但只能以近半速龜行,主因是水下船殼表面長了多層厚厚的造殼生物,加重又失了流線。我向海軍總部申請了研究計畫,要了解何以美國軍艦的船殼光亮,了無累贅。這是個自航海業之始即難克服的挑戰,船一入水,細菌就附生形成黏膜,接著招來了矽藻、貝類、管蟲和藤壺。最有效的防治法是用毒漆來抑制細菌層生成,漆料裡加進有機錫,能有約一年半的效期。當時我們的海軍應該是偷工減料,用了幾無效用的偽漆。有機錫風光了半世紀,但在2001年全球禁用了!原來它竟是生態殺手,極低濃度就會讓軟體動物的性別失衡、族群快速下降,吸附到沉積物後還會持續釋出30年。

細菌無所不在,侵入人體後也會形成黏膜,既避開免疫攻擊,抗生素藥物也傷不了它們,對健康的威脅不亞於癌症。人菌之戰早已由海洋擴展到自身肉體,〈攻破細菌黏膜〉是最新戰況報導。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8 年第 195 期 05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