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的故事4】肺癌治療後仍繼續抽菸 低收的她說:反正日子就這樣耗

下午時分,輪椅族會在街上與鄰居閒聊,安康平宅的住戶基本上買不起車,巷弄間的車輛都是其他社區的人來停放。
下午時分,輪椅族會在街上與鄰居閒聊,安康平宅的住戶基本上買不起車,巷弄間的車輛都是其他社區的人來停放。

對文山區的居民來說,安康平宅就像另一個世界,也居住著各個不同族群的人,例如早期政府援助的越南、緬甸、柬埔寨華僑,另有身障的輪椅族。

許多住戶一經詢問,居住的時間都長達10年以上,大多是身心障礙者或獨居老人,因難以脫貧只能仰賴社會福利過日子。低收入戶依據狀況不同分為零到四類。獨居老人、身障與精障的混合家庭屬於零類,是脫貧極為困難的族群。

安康平宅改建為社會住宅,代表提供平宅借住以達扶助貧弱的社福制度即將消失。
安康平宅改建為社會住宅,代表提供平宅借住以達扶助貧弱的社福制度即將消失。

午後的安康社區總能見到許多坐輪椅的身障者聚會聊天,收曬在外頭的衣服與棉被。一間房6坪大,空間窘迫,鐵窗就向外延伸,成了存放物品的利用空間,家中堆滿東西雖被視為囤積症,但求的無非是一份安全感。問起搬來的原因,大多是工作不好找,收入不穩定,或者身體疾病。一位60歲阿姨一邊抽菸一邊跟我們閒聊,聊著聊著才知道她前2年才做完肺癌化療。問她怎麼還要抽菸?「反正日子就這樣耗著呀,也沒辦法。」

許奶奶80歲與60歲的兒子一起住,兒子因精神疾病無法工作,2人相依為命靠社會局補助過日子,領了米與罐頭的救濟品沒心力煮,堆在屋內。「我若是能工作,3份工作我也做。」許奶奶一邊說,一邊吐出一口血,她牙周病,牙齦不斷流血一星期了,怕需要多花錢治療,所以不去看牙醫。

60歲的阿樂與哥哥都是下半身癱瘓的身障者,哥哥因生病住進醫院,因此這半年她一個人住。因為難以打理生活,屋內房間雜物堆到了天花板,廚房滿是重黃油漬,沒錢裝冷氣,所以牆上裝了8台電風扇與1台抽風機,輪流開才不會過熱。

阿樂(化名)與哥哥都是下半身癱瘓的身障者,難以脫貧,仰賴社會救助金渡日。
阿樂(化名)與哥哥都是下半身癱瘓的身障者,難以脫貧,仰賴社會救助金渡日。

91歲的林鴻莆住在平宅超過30年。他是獨居老人,20年前從萬華福民平宅搬來安康平宅。社會局安排他與另一名80歲獨居老人共同居住,2人可互相照應。雖然高齡,但他溝通無礙,能打理自己的生活,還不需要進入老人安養院。平日有人送餐,但假日沒有,所以假日時他自己都煮一鍋白飯配肉鬆吃。

他愛講歷史,採訪時從日本人從松山進軍統治台灣講到二清事變,一下子又講鄭成功來台灣登陸安平,又講孫中山推翻滿清……。問他少年做什麼工作?他講起陳儀接管台灣跟日本總督簽約時他在旁觀看。我們以為他是侍衛,但不是,他是在日本總督身邊當工友。後來日本人走了,他在陳儀底下又繼續當工友,之後之後離開當起土水、磁磚師傅,彼時一日工資20元,他手藝厲害,所以開價30元,還要營造廠老闆來拜託他才肯接工作,極為大牌。當建築師傅好賺,但他沒想過買房,也沒結婚,因為交女友把錢花光了。

林鴻莆雖然91歲,已住在平宅超過20年。
林鴻莆雖然91歲,已住在平宅超過20年。

69歲的李靜奶奶(化名)在35歲時入住平宅,已住34年,現在與68歲韓國華僑的林怡奶奶(化名)同住。2人的房間一片昏黃沉悶,常常一台電視開著就是一整天。明義里里長仇世屏說:「獨居老人每個月領取1萬7千元的低收入戶補助,加上老人年金一共是2萬元,但老人開銷不多,錢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花這些錢來改善生活。」

莎倫(化名)見到我們,就問我們信不信主?問她哪裡人,「我是高棉的華僑。」他因越共戰爭以難民身分逃來台灣,家人四散,父母逃到美國,哥哥逃到法國,姊姊與妹妹逃到香港。丈夫是牧師,2人曾在南投埔里傳教。她說17歲因精神病嘗試自殺,是上帝給她的第一個考驗,而第二個考驗是嫁給丈夫,丈夫控制慾極強,所以她數次離家出走,後來丈夫搬進安康平宅需要她照顧,她便來住,直到丈夫失智送入安養院。她有一對兒女,兒子住在精神病院,很久沒見面了。莎倫過著逢人就傳道的生活,總把家中的聖經分送給願意聽她講話的人。

明義里里長仇世屏認為,台灣因少子化而進入高齡化社會,公費老人安養院的申請都需要排隊,而弱勢的獨居老人更為不利,無人照顧下,即便有錢,也不知道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明義里里長仇世屏認為,台灣因少子化而進入高齡化社會,公費老人安養院的申請都需要排隊,而弱勢的獨居老人更為不利,無人照顧下,即便有錢,也不知道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8月的午後雷雨,蔡阿宗(化名)穿著一件寬大的牛仔褲,衣服像10幾天沒洗過,要上繫著大皮帶。遇到他時,他證拿著一把傘骨斷掉的破傘在安康社區散步。以為他是遊民,閒聊後才知道他是安康平宅的住戶。幾歲呢?「好像是80,還是81歲。」他連自己幾歲退休都不太記得,但記得自己的名字,是嘉義人,退伍後來台北工作。怎麼搬來這邊的他也忘了,只記得以前要證明申請,現在不用。那你跟誰住?「我小女兒,第3個。」小女兒還在讀大學,有個大兒子。大兒子做什麼工作?他不知道,因為沒聯絡。他說還有個大女兒在當護理師,另有一個讀大學的小女兒讀大學。小女兒大概20歲,阿伯你這樣算起來快60歲還生女兒?他答非所問:「我老婆也是護理師。」沒住一起。那老婆住哪?他想了良久說不出來,又忘了,倒是記得天天要去教會,道別時說:「祝你平安。」語氣充滿良善。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更多鏡週刊報導
【貧民窟的故事5】貧窮線上的掙扎
【貧民窟的故事6】為何都市更新不能像法國巴黎一樣?
【貧民窟的故事7】老病殘到生活無望的程度 才獲得社會福利補助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國慶連假最終日! 第15號颱風生成 今晚開始變天
最美多良車站 落傘威脅鐵道安全
雙鐵客運 運量暴跌
流感疫情11月下旬增溫 教部籲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2020倒數計時 十二生肖這樣拚轉運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