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台南資料中心爆4年沒動工、荒草一片!還會蓋嗎?經發局回應了

全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在2019年宣布在台建第2座資料中心,並選在台南科技工業園區購地,預計投資260億元,用於擴建廠房並擴大既有資料中心之營運及增購設備,不過根據台南市議員陳怡珍指出,4年過去,Google的台南科技工業區用地現場依然一片荒煙蔓草。

陳怡珍昨天質詢對此質疑,Google至今沒有動作,是否還會不會蓋,並表示,反而2020年在雲林科技工業區購置台灣第三座資料中心,以「後發先至」之姿,已經開始進行地質鑽探及整地工程,領先台南科技工業區的第二座資料中心籌設案。

陳怡珍到台南科技工業區現勘,發現現場荒煙蔓草,沒有即將開發的跡象,詢問附近民眾,甚至以為Google已經撤案,不會再到台南開發投資。她強調,六年的開發期限很快就會過去,並要求經發局了解狀況、掌握資訊。

對此,經發局林榮川局長表示,Google在科工區的開發案由工業局及數位部掌握進度,目前得知Google尚未有確定的開發日期,將交由美國總部決定,未來仍以台南作為第2座資料中心興建的優先地點。

Google是台灣最大手筆、也最早落地的公有雲業者,事實上Google Cloud 2013年剛來台灣時,全球整年僅有不到10億美元的營收,不過近年Google Cloud業務是如何躍升為營收成長動能?以下為2022年11月報導。

「講一句實在的,我們已經完成了非常多其他業者還做不到的事情。」談起台灣的市場現況,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言談中帶著自信。

這份底氣來自於在台灣長期以來的龐大投資,Google是台灣最大手筆、也最早落地的公有雲業者,在地端建設上領先競爭者長達9年。從2013年起,就在台灣建立彰濱資料中心,第2、3座也傳將在台南及雲林兩地設立,不過Google僅願證實在上述兩地購地、整地,對於用途並不願公開透露,而外界初估,總投資金額約達到新台幣640億元。同時,Google將在2024年,建造一條超高速海底光纖電纜,在台灣著陸,向外連接日本、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關島等地。

領先對手深扎地端,讓金融、醫療、公部門安心用

謝良承表示,放眼整個亞太,鄰近的香港、新加坡、東南亞地區,要不是有政經局勢問題,就是少了製造業產業聚落的優勢,沒有其他地點可以和台灣匹敵,「對Google來說,台灣就是一顆隱藏版的珍珠。」

資料中心為Google帶來的首要 優勢在於嚴格監管的產業市場,例如醫療業、金融業、政府部門等 ,受到法規限制資料的出入境,而擁有地端資料中心的Google,長期以來都是上雲的唯一選擇,尤其在金融產業,是台灣唯一通過金管會資料倉儲、交易系統等4大項目上雲核准的公有雲業者。「其他公有雲業者都得等到資料中心真正落地才能啟動申請,距離真正和Google競爭這塊市場,可能還需要花不少時間。」雲端事業總經理林儀指出。

另一大優勢在於低延遲應用,本地的資料中心擁有和終端設備近距離的優勢,能提供低延遲的應用,加上Google在台灣自行架設的海纜帶來高速網路和龐大頻寬,謝良承指出,Google Cloud的資料傳輸,大概在6至10毫秒內就能完成,成為大流量的電商業者、低延遲的大型遊戲公司上雲首選。

不過另外2家市場霸主也即將落地,Google恐怕將開始面臨市場被瓜分的威脅。

IDC台灣資深市場分析師葉振男表示,Google的劣勢在於進入市場的時間晚,早期布建的資料中心也大多用於Gmail、YouTube、消費者使用的雲端硬碟等服務上,因此解決方案發展的速度也比較慢。

Google  圖/Google提供
Google 圖/Google提供

要讓客戶「無痛加盟」,靠解決方案、併購急速超車

根據母公司Alphabet的財報,Google Cloud在剛來到台灣的2013年,全球整年僅有不到10億美元的營收,不過近年開始加速推出雲端解決方案,讓Google Cloud業務迅速擴張,躍升為營收成長主要動能,今年單是Q2一季,就達到62.8億美元的規模,Gartner報告指出,2021年Google的營收年增63.7%,是所有公有雲業者之冠。

Google是如何在雲端事業急起直追? 作為長年深耕數據分析、AI運算的科技巨擘,Google在軟體即服務(SaaS)的競爭力非常強勁,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盧志浩舉例表示, Google就像是把店面、外送車隊都準備好,開放企業客戶來加盟(使用服務)的概念 ,例如Google Analytics的數據分析、AI 運算服務、影片串流平台、地圖工具等,讓客戶上雲後有一系列的應用等著使用開發。

iKala Cloud雲端事業負責人吳元愷也表示,Google Cloud最大優勢在於強調多雲架構,這和許多企業的雲端策略方針相符,加上強大的AI演算力、數據分析力,在開發者產業之中尤其獲得青睞。

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 圖/蔡仁譯攝影
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 圖/蔡仁譯攝影

想擴張的服務內容,就靠著併購或合作加快進程,例如今年以54億美元(約新台幣1,530億元)收購資安企業Mandiant併入雲端事業,創下Google公司史上收購金額第二高的紀錄。謝良承表示,對這次併購案感到非常興奮,過去Google都是從「雲架構」的角度去看資安,併購後可以加大對不同IT架構、產業類別的資安技術,未來可以針對高需求的產業,如醫療、銀行、製造業等推出更高階的解決方案。

另外,Google旗下子公司DeepMind,結合天氣預測系統,可靠AI演算出未來72小時風力發電的趨勢,知道何時發電量最大,推高該時段的風力用量,把使用效能提升20%,加上Google資料中心將工作負載拋轉到各地的技術,為永續解決方案帶來更多應用,謝良承指出,這將是打進大企業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需求的一大利器。

Google將持續投資台灣,靠著地端資料中心的優勢和不斷升級的軟體解決方案,力拚市占提升,即使對手步步進逼,仍有信心在這場競爭中保有優勢。

責任編輯:傅珮晴、謝宗穎

更多報導
最低調的雲端市占NO.1!亞馬遜AWS不搶蓋台灣資料中心有何盤算?
【圖解】秒懂亞馬遜、微軟、Google雲端布局:為何選台灣?哪2種服務最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