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就職宣示發展太空產業 學者:相關發展經費待加強

總統賴清德昨(20)日就職演說宣示,「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宣示要投入無人機、中低軌道衛星等發展,打入全球太空產業。

賴清德昨日強調,「要讓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也要發展下一個世代通訊的中低軌道衛星,並且投入海洋科技研究。」

具體來看,利用台灣半導體、ICT等產業優勢,推動低軌衛星、入軌火箭、人才培育等領域;並延續蔡前政府時期的第3期太空計畫,發展光學遙測、合成孔徑雷達等衛星。

有分析師點出,台灣在通訊、天線、光學雷達等領域,已經有蠻長時間的布局。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指出,「比較沒有制定產業規格的能力,不過我們具有強大的製造跟客戶共同開發的能力,台灣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關鍵零組件的提供,或者是整機的製造。即使我們投入的金額沒有那麼大,但是我相信,而且我具有信心我們還是可以發展很不錯。」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說道,「台灣在太空產業上面最優勢的地方,在於地面站的設備,可以試著把廠商在次系統方面的潛力發展出來,進一步往就是製造衛星的方向去走,我們會需要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無人機發展,我們會有排除一定程度排除紅色供應鏈的需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在發展無人機的時候,還是會有自己市場需要滿足的份額,無人機國家隊就是無人機產業聚落,其實算是一個很初步的實現。」

學者點出,對比歐美日韓等國的太空產業發展經費,台灣確實還需要有更多的挹注或仿效日本成立基金;至於無人機方面,雖然中國是無人機大國,但台灣和盟國都需要排除紅色供應鏈,因此對於台灣來說,還是有發展潛力。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造價低且肩負偵察攻擊角色 無人機戰場新寵
中科院自製騰雲無人機 墜台東活水湖
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將辦無人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