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不急著改善兩岸關係?學者揪3大關鍵

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兩岸論述引發大陸不滿,先是圍台軍演,後又祭出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134個原產於台灣進口商品的關稅減讓,引發各界關注。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淳良則分析賴清德「沒急著」改善兩岸關係的3大原因。

曾淳良8日接受港媒《中評社》評論時直言,他並不認為賴清德想把兩岸關係搞好,對賴而言,並不急著透過改善兩岸關係來加分,因兩岸關係差對民進黨政府來說,並沒有傷害,反而是改善台美關係、強力推動台美友誼、軍事合作,與高層官員的互防,才是賴清德重視的。

因此,曾淳良分析賴清德不急著改善兩岸關係的關鍵有三個,首先是美國希望兩岸持續對立,就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台灣位在第一島鏈戰略位置上,分裂的兩岸更能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第二、美國持續賣軍火給台灣,讓台灣成為難以攻打的對象,而綠營深信強化台灣實力才能創造和平,因此賴清德不怕與大陸直球對決;第三、兩岸關係惡化,台灣的經濟,特別是股市卻很強勁,讓民進黨沒有改善兩岸關係的動機。

曾淳良坦言,他對於兩岸未來的關係短期抱持悲觀態度,並認為大陸軍演在11月美國大選前會層出不窮,軍事上的臨界威懾,加上接二連三的法律戰、認知戰、經濟戰,成本都比軍事手段還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