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訪】美學者:低調過境展現台美協調、長期互信 中若強硬只會把自己逼到牆角

副總統賴清德代表總統出訪友邦巴拉圭,過境美國紐約,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認為,賴清德低調過境,是台灣和美國雙方緊密的協調結果,符合長期利益;另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指出,中國若採強硬立場應對,只會把自己逼到牆角。

為參加我友邦巴拉圭新任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的就職典禮,總統蔡英文指派副總統賴清德擔任總統特使,啟程前往祝賀,途中過境美國。

隨行採訪團透過視訊採訪美方專家學者解析賴清德此行意義,葛來儀表示,這次是比較特別的過境,賴清德不只是現任副總統,也是總統參選人,沒能見到賴清德,她個人有點失望。

對於中國抗議賴清德過境,葛來儀指出,這是「不可理喻的」,因為過境是慣例,也發生過好幾次,台灣從以前到現在,有這麼多總統副總統過境。儘管中國駐美大使謝鋒稱「堅決擋住賴清德訪美這頭正衝來的灰犀牛」,但也沒有辦法讓美國、讓台灣取消賴清德的過境,她說,「中國強硬立場只是把自己逼到牆角」。

葛來儀提到,賴清德不能到華府,並非美國不想得罪中國,而是這本來就是美方一直以來的政策。美國對正副元首過境向來以安全、舒適、便利、尊嚴等原則處理,這次因為台灣剛好有選舉,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綜合這些外部因素的考量,所以這次大家看到的,都是台美雙方非常好的協調結果。

葛來儀認為,接下來中國可能加大軍演力度,但這是沒有幫助的。此外,她也直言,美國並不會對台灣大選採取立場表態,無論誰當選,都會維持良好的關係,美方不需要偏好任何一個人,台灣的立場也是一樣,也希望北京不要介入。

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認為,這次賴清德的低調過境,是因為台灣和美國雙方緊密的協調,這是賴清德、民進黨政府長期以來建立與美方的信賴,展現雙方互信,這樣的作法符合長期利益。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亞太安全計畫主任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說,這是例行的過境,更重要的是讓賴清德與美洲民眾有更多對話,不管中方怎麼說,賴清德還是希望向美洲民眾展現,自己是非常穩定的領導人。他甚至覺得,賴清德去巴拉圭,過境紐約、舊金山,這樣就已經很好了,不需要再去華盛頓。

更多太報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過境紐約見僑胞 賴清德喊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
抗議賴清德過境美國!陸僑、台僑兩派人馬全吵翻
「有中華民國國籍」蘇姿丰明年回台投票?父親蘇春槐這樣說
賴清德不能到華府 葛來儀說有這兩個外部因素
美學者:低調過境展現台美協調、長期互信 中若強硬只會把自己逼到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