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黃埔校慶喊不接受「首戰即終戰」主張 顧立雄曝背後國防戰略

國防部長顧立雄赴立法院備詢,強調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所以國防部已經沒有反攻大陸的政策,卻遭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痛批。(圖片來源/信傳媒資料庫)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7)日赴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報告「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進度及執行成效」並備質詢。針對各界關注總統賴清德黃埔軍校百年校慶的致詞,顧立雄強調,總統不能接受投降主義,而國防部將指導國軍「寸土必守」!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對賴清德「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這句話有意見,數次質疑「中華民國到底在哪裡?」而當顧立雄強調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時,她痛批不再反攻大陸只是顧立雄個人的主張。

飛彈籌獲進度100%達成,艦艇射控雷達受原廠耽擱

針對「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進度及執行成效」,顧立雄報告指出,自111迄115年,依「聯合反制、整體防空及海上截擊」等作戰需求,編列特別預算新台幣2,369億5千萬餘元,以8類10項專案籌建岸置反艦飛彈、高效能艦艇、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萬劍飛彈、無人攻擊載具、雄昇飛彈、陸基防空飛彈及野戰防空飛彈等武器系統。

顧立雄續指,112年國防部獲賦特別預算685億餘元,規劃籌建各型飛彈、儎臺、軍事設施及通訊指管裝備等4項,當中飛彈籌獲、軍事設施籌建、通訊指管裝備籌獲3項進度均100%達成,僅儎臺籌獲進度因受外購射控雷達原廠產能不足延遲到貨影響,未能於112年12月交艦 ,遲至今年2月才全數到料,並於3月26日完成全案5艘高效能艦艇(沱江級艦)交艦任務。

國防自主有助產業效益,增加就業2萬餘人

對於國防自主的釋商成效,顧立雄報告指出,112年度釋商規劃498.5億餘元,採購簽約408.3億餘元,釋商成效達81.9%;已執行採購釋商計4344案,參與廠家計有1735家,跨足機械、電子、營造、資通、造船、汽車、化學、光電等各產業,產業衍生效益達816.6億餘元,增加就業人口2萬2513人,有效創造國防安全與擴大產業鏈經濟動能效益之雙贏目標。

放眼113年,顧立雄表示,今年度獲賦特別預算489億餘元,規劃籌建雄風、天劍系列、天弓三型及劍翔無人機等各型飛彈、機動儎臺等各式裝備及軍事設施,會依照「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於最短期程內籌建成熟、效高及快速形成戰力之各式精準飛彈及海軍高效能艦艇,有效強化國軍整體防衛能量,建構可恃嚇阻戰力。

賴清德喊「不接受投降主義」,暗批馬英九投降主義

總統賴清德昨赴高雄鳳山陸軍官校慶賀黃埔軍校百年校慶,他致詞強調,「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的才是真陸官,否則就是假黃埔」,「絕不能夠敵我不分,也不能夠敵友不分,更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暗批前總統馬英九以及一眾赴中退將是投降主義、假黃埔。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質詢問及此事,強調「首戰即終戰」是中共的說法。顧立雄對此表示認同,指「首戰即終戰」是中共一廂情願的說法,最早於98年刊載於《解放軍報》,而賴清德總統不能接受投降主義,因為台灣是守勢作戰,目標就是以不對稱作戰思維建立重層嚇阻,並在戰略上針對敵方可能行動逐次發展防衛構想,逐次削弱敵攻台能力,同時「不斷強化我國自衛能力及決心,國軍寸土必守!」

顧立雄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沒有要撐多久,等美軍來的問題」,國軍會削弱敵人直到其登陸作戰的企圖失敗;大家也要認清,中共不斷軍事擴張,不斷在台海試圖透過各種威脅及軍事襲擾改變現狀,才是整個區域的麻煩製造者,且台灣從來沒有求戰,非常清楚整個戰略就是守勢作戰、重層嚇阻為原則。

對總統黃埔校慶演說「有異見」,翁曉玲質疑「中華民國在哪裡」?

針對總統賴清德在黃埔軍校百年校慶提及「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表示,她對這句話「有異見」,質疑「中華民國到底在哪裡」?

顧立雄答,中華民國現在在台澎金馬已經落地生根,而黃埔軍校創建之時,世界上只有中華民國,那時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隨著中華民國政府的不同時期,黃埔軍校遷移至南京、成都,如今到高雄鳳山,所以才說「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

翁曉玲又問,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中華民國到底在哪裡?她並出示一張「秋海棠地圖」,顧立雄笑答,中華民國現在有效統治範圍就是在台澎金馬,如果按照那張地圖,現在外蒙古已經是蒙古共和國,而且現在國防部已經不再採取反攻大陸的政策了。

對於顧立雄稱「國防部已經不再採取反攻大陸的政策」,翁曉玲忿忿不平表示,那是顧立雄個人的主張,不代表全中華民國人民都不想要採取反攻大陸的政策。

馬文君關切逃兵連夜跳船,海軍:該員個人有些小問題

海軍銘傳艦昨(16)日晚間10時30分傳出24歲歐姓上兵跳海逃兵,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詢問及此事,顧立雄回應,海軍有跟他報告了,該員已經自己游上岸。海軍司令部參謀長邱俊榮補充說明,該員自108年上船到現在,將近快4年7個月到8個月,平常表現正常,「但個人有些小問題,單位也積極輔導,未來是否繼續服役將會跟該員的家人及單位再做溝通」。

馬文君進一步詢問,這對國軍形象有影響,希望國軍迅速釐清原因為何,是否有可能是刻意為之或個人因素?邱俊榮答,這是該員的個人因素,有關於服役及跟家中的互動部分,後續仍要做確切了解跟輔導。海軍艦隊指揮部亦指出,已檢派心輔、督察及法務人員,前往協處及調查落海原因。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英特爾晶圓代工大虧70億美元 2個半月股價重挫3成 遭投資人控詐欺
人民有權且有責任擔心核電廠的安全
思想坦克》AI熱潮背後的排擠效應⋯傳產也要創新 台灣需要創造更多的中產階級

看更多相關新聞
海軍銘傳艦昨執行偵巡任務上兵深夜落海 游到基隆和平島求助
一堆國軍基層官兵怨「取消休假回報」從沒落實 綠委說重話了
退役官兵赴中、資訊戰進社群平台 綠委籲顧立雄:國防部應嚴陣以待
賴清德不接受首戰即終戰 顧立雄:台灣守勢作戰不斷強化自衛能力
終於交貨 陸軍新購拖二B式飛彈年底運交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