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在「凱達格蘭論壇」、「823砲戰週年典禮」談「中國威脅」的意涵

賴清德總統近期出席「凱達格蘭論壇」及「823砲戰勝利66週年追思祭悼典禮」兩場重大活動,在致詞中都提及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在「凱達格蘭論壇」中,賴總統強調「全球民主國家的合作」來抗衡中國的威脅,在「823砲戰週年典禮」中,賴總統表示國內不分族群團結一致抵抗中國威脅,這具有兩個重要意涵,一是「中國威脅」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甚至更甚於以往,二是面對中國威脅需要團結與合作,國內外都要有具體的動作來因應。可以說,中國威脅從過去到現在都存在,也不只有對台灣帶來威脅,因此對抗中國威脅攸關著台海情勢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強調全球民主國家團結因應中國威脅

「凱達格蘭論壇」今年是第八屆舉辦,一直以來,該論壇聚焦在印太地區安全及和平的議題討論,除了台灣政府高層重視,也有多位外國政要、國會議員參與,因此,賴總統以三軍統帥的身分出席,不只意味著對該論壇活動的重視,更是藉此向全球展現台灣對於印太和平穩定的立場。賴總統在「凱達格蘭論壇」中提到「中國擴張威權主義的對象不限於台灣,中國經貿施壓的受害者也不只有台灣」,這呼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擴張的認知,且不僅只有在傳統安全方面,也包括了經貿及數位的脅迫,所以必須區域及全球民主國家團結採取具體行動及相互合作來抵抗。

不只如此,賴總統提及到台灣目前逐漸下降對中國貿易的依存度,已是近20多年來的新低,這樣的說法具有雙重意義;首先,台灣長時間以來在經貿領域上過度依賴中國,無論是投資或貿易,都面臨著來自中國採取報復的壓力,中共中央也一再透過片面的經貿制裁手段對台進行政治影響,台灣受壓迫的經驗值得國際社會關注及參考;其次,台灣逐漸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一方面跟中國國內政治經濟風險劇增有關,另一方面也顯示台灣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從台灣目前與中國的經貿連結來看,兩岸經貿不是「斷鏈」,而是與中國保持「經濟安全」的距離。

賴清德總統21日在「凱達格蘭論壇」開幕致詞。 (圖:總統府)

從823砲戰的歷史記憶促進國內團結

兩天後,賴總統前往金門出席「823砲戰勝利66週年追思祭悼典禮」,他在活動中表示台灣走過823砲戰的血淚歷史,他強調「保護台澎金馬」、「捍衛中華民國」的決心,不會有任何改變,尤其是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從未減少,甚至更勝於以往,不只有軍事上的威脅,更有對台滲透、認知戰、灰色地帶的動作;而且,中國對台的野心並不會因為台灣的政治發展而有減少或改變,換言之,就算是中國認同的人或政黨組織,中國都要拿下台灣!賴總統在典禮中指出,中國對台威脅除了軍事行動,還有著滲透、宣傳及分化,而這會衝擊台灣的民主法治的運作。

值得留意的是,賴清德總統在金門的823活動中強調「團結」的重要性,無論是台灣各縣市,或是金馬地區及外島,都要團結以因應來自中國的威脅,才能守護「中華民國」。賴總統的一席話凸顯他對國內團結的重視態度,尤其是國內對於兩岸關係仍有不同的聲音跟觀點,從「823砲戰」的歷史記憶來勾勒「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認知,這是具有意義的政治論述。此外,賴總統也提到台灣對於兩岸和平的期待,已不再以「反攻大陸」為目標,這是對於自由、人權、法治生活方式的堅持!言下之意,團結才能捍衛國家主權及維護民主,因此,面對中國不能妥協、也不受分化。

總體而言,賴清德總統出席「凱達格蘭論壇」及「823砲戰勝利66週年追思祭悼典禮」的致詞中都強調「團結」的重要性,包括「全球民主國家的團結」及「國內不分族群的團結」,除此之外,強化台灣因應中國威脅的準備,除了提升國防實力,也必須防範來自中國的滲透及分化,簡單來說,「台海和平等於印太和平,也等於全球和平」,這不只是攸關著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也關係到台灣民主自由的運作,同時更符合國際社會對「中國威脅」及「安全」的認知。可以說,從賴總統近期對中國威脅的闡述,清楚展現「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的內涵,極具重要意義!

作者》吳瑟致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海基會無給職顧問。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鄧小平120週年冥誕 官方絕口不提的生平有哪些?
中國對台旅遊釋正面訊號 學者:意在統戰、拉攏民心
中國漁船擦撞我方漁船後逃逸 新竹艦攔阻並促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