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收經濟紅利 拚內需最補

中國時報【王玉樹】 一場希望擴大縣市節能家電補助的利多,因為經濟部只能從原本縣市共推節電活動經費中挪移,財源有限,可能讓最終端出方案大打折扣。昨天像是台東已喊話要跟中央多爭取經費,面對各縣市都有迫切補助需求。高喊要推讓民眾有感政策的執政黨,應該思考將手上386億超收「經濟紅利」,拿出部分當擴大內需的大補丸,效果絕對好過還債。 去年政府歲計剩餘386億,大部分來自稅收超收,這筆「經濟紅利」怎麼用,因為各界意見不同,執政黨陷入「父子騎驢」窘境,最後搞出「促進經濟發展」、「照顧弱勢」、「防禦豬瘟」籠統用途。 在美陸貿易戰大環境不利因素下,政府與各研究機構都已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會放緩,像是中華經濟研究院就認為成長率會比去年下滑0.43個百分點,主要就是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財富所得成長趨緩,讓民間消費成長壓抑。因此擴大內需,絕對是今年經濟政策最重要當務之急。雖然有聲音認為超收稅款應該優先拿來還債,但其實政府每年預算編列就有固定的還債金額,只要照正常速度還債,台灣政府財務並不至於惡化。尤其目前台灣舉債占GDP比重僅3成多,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更只有日本的六分之一,不算太重。 看看各縣市嗷嗷待哺,等待節能家電補助經費,政府如果能這300多億撥補10分之一,擴大節能家電或民生用品補助項目,其帶動內需乘數效果絕對比拿去還債來的有效。有感政策,無妨就從先這項民生政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