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化社會「肌肉健康成關鍵」 肌少者恐長期臥床7.4年

65歲以上長者,每3人就有1人有肌肉流失問題。(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
65歲以上長者,每3人就有1人有肌肉流失問題。(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截至今年四月底,全台約有三分之一縣市進入超高齡門檻。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有肌肉流失風險。隨著肌肉流失加劇,不僅體力與肌力急速下滑,更嚴重的還有可能引起失能或長期臥床7.4年。

台灣整合照護學會今日(30)呼籲,肌肉流失是民眾邁向健康老過程的障礙,尤其肌肉流失與長者失能以及三高問題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暨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研發推展科彭莉甯主任表示,為了幫助國人了解延緩肌肉流失的新解方,全台11位來自醫學中心的肌少權威醫師,首次集結統整國內外指引與研究,共同發布針對台灣民眾的《HMB肌少治療白皮書》,提出HMB(全名β-羥基-β-甲基丁酸)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彭莉甯主任分析,肌肉是健康的根基,40歲至80歲之間,可能流失約40%的肌肉量,而國人關注的長者三高、失能等問題,都可能隨著肌肉流失增加風險,除了糖尿病風險增加近49%、失能風險提升36%、高血壓風險提高19%外,認知障礙、行動能力變差等風險也將持續攀升。

彭莉甯進一步解釋,過去改善肌肉健康的解方有限,面對肌肉流失,只能鼓勵民眾多補充蛋白質與多運動,儘管為了增肌費盡心力,卻難抑制肌肉流失。幸而研究發現,HMB有雙重效果,可以刺激肌肉合成、促進肌肉生長,還能穩定

肌肉結構、保護肌肉組織從根源抑制流失。

HMB該如何補充?攝取量要達到多少才足夠?彭莉甯主任以《HMB肌少治療白

皮書》為指引,說明肌肉健康者可每日補充至少約0.75克HMB來維持肌肉狀態;肌力、體力不足有早期肌少風險者,建議每日至少補充約1.5克HMB;肌少症患者,則建議每日至少補充約3克HMB。

她表示,HMB屬珍稀營養成分,難從自然飲食中攝取充足,以有肌肉流失困擾的民眾為例,需要吃下約50雞蛋或約8公斤嫩豆腐才能達到1.5克的HMB每日建議攝取量,若是肌少症患者則需要雙倍,正常飲食幾乎無法達到。因而,她建議民眾透過具醫學實證的HMB營養品效率補充,搭配多重蛋白質來提供肌肉生長短中長期所需的原料。

亞培台灣醫藥學術部處長王耀賢醫師分享收案人數逾千位的亞洲大型臨床研究,說明雖然國人對HMB較陌生,但國際上早已廣泛運用於促進肌肉健康。研究發現,對比僅接受營養教育的長輩,穩定攝取HMB營養補充品者,在六個月後,近四成體態和營養狀況變得更健康、是無補充者的四倍之多,且上臂肌肉量與下肢肌力也顯著提升,生病時間更是明顯降低約四倍。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老闆貼心燉藥害他尿尿成咖啡色 就醫發現是「1急症」!差點要換肝
北市社子島驚傳「大量毒蛇被放生」!居民目擊嚇壞:眼鏡蛇跑來我家作客
尪驟逝!婆婆逼放棄繼承「拿走全部遺產」:我花錢養大的兒子 連豬公都剖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