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移工台灣過年:「越在嘉」裏的思鄉情,高雄買房的媽媽終和女兒團圓

2024年農曆新年除夕,全球有數億人在期待「龍年」到來。在台灣,家家戶戶忙著張羅飲食,歡慶新年團圓,也有人選擇飛往外地旅行。

同樣過農曆新年的越南人在台灣,也選擇在這個難得的假期中,與朋友相約聚會,祈願來年一切順利。台灣有多達20多萬名越南移工,他們如何慶祝農曆新年,一解鄉愁呢?

越南移工在台灣

來自越南的阮金紅與同樣是紀錄片導演的台灣先生蔡崇隆,2017年在台灣南部嘉義縣民雄鄉開設了「越在嘉」文化中心。之後,這個中心慢慢成為許多越南移工及移民社交或與當地人交流的空間。

阮女士之前接受台灣雜誌採訪時說,「越在嘉」是她自小便期望打造的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一開始的計劃是單純的想要有一個地方能跟越南姐妹聚會,或跟社區居民交流,「讓多一點台灣人更了解我們的文化,他們才會真正尊重我們。」

今年31歲的「越在嘉」新年派對常客、越南移工阿尊(Tuan),有同樣的看法。

阿尊向BBC中文說,他在木材廠工作,今年是第六個在異鄉度過的春節。他十分感激有「越在嘉」這樣的一個空間,讓他與朋友們一起歡慶新年,一解思鄉之情。

依據台灣法令,一般情況下移工一年內僅能離境一次。去年阿尊已經回家探望家人一次了,春節就待在台灣過。

來自廣治省的阿尊表示,每次春節假期,大家匯到「越在嘉」聚會,在一塊煮自己的家鄉食物,特別是豬肉餡餅。大快朵頤之外,還會布置會場,展示越南文化。同時還會舉辦一些活動,向台灣人士介紹越南文化跟移工的工作處境等等:「活動不僅幫助我們減少思鄉之情和在異國他鄉慶祝農曆新年的感覺,也向國際友人宣傳了一些越南獨特的文化特色。」他感謝兩位導演提供了這個空間。

他也告訴記者,在台灣辛勤工作,總是還有語言隔閡,最大的困難是薪資少而工時長,他期待台灣政府能協助他們在台灣的工作有合理的回報。

另一位阿尊的好友,今年26歲的阿玉(Ngoc Le)也是「越在嘉」的常客。在南台灣農業大縣嘉義一家工廠工作已經六年了。來自廣平省的阿玉告訴BBC說,在台灣打工確實很辛苦,「工作時間好長好累,但收到的薪資卻很微薄。」

根據台灣法令,營造、製造、機構看護及海洋漁撈等移工,其月薪不得低於勞動基凖法所定的基本工資,即新台幣2萬7470元 (約860元美金)。但他們要償還從越南及台灣兩地人力資源公司預借的中介費,因此許多人來台工作的前幾年,薪資都是拿去還債。

阿玉說大家每一年新年願望都是期盼著加工資,談到過年則有滿滿的鄉愁:「我很開心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跟朋友們歡慶新年。但是,其實每到新年也會感到難過,因為會想家。我想念越南的家人。」

阿玉告訴BBC,台灣過春節,還是沒有在越南那麼熱鬧。但他說不大出來原因,不過他同意,或許是在過大節的時候更想家,好想念遠方的家人跟好友吧。

團圓在台灣

阿玉想念家人的心情與住在高雄的阿娥一樣。

今年50歲左右的阿娥(Nga Nguyên)從越南鄉下來到台灣已有20多年,因為先生早逝,她獨自一人來到高雄,希望賺取家用,讓家鄉的雙親以及年紀還小的兩位女兒有安穩的生活。阿娥先在電子工廠工作,之後到醫院擔任24小時病人看護,省吃儉用20年,終於在高雄一家大醫院附近,買了一個小套房,給自己安居。

說到農曆新年,阿娥向BBC稱,因為過年機票特別貴,自己很少在這個時候回家探親,母親也只來過台灣一次。後來媽媽身體不好到病逝,就更沒有機會來台灣一起過節。現在新年的時候有時候要在看護工作中過年,若有休假機會,就會跟越南姐妹及台灣好友,聚在一起做越南菜,去理髮店弄個新髮型,到附近旅遊景點走一走,吃吃喝喝放鬆自己,祈禱新的一年日子會更好。

阿娥表示,這幾年來,最令她開心的是,兩位女兒在越南學習多年中文後,也申請到台灣讀大學了。女兒們因此也會選擇南下到高雄陪媽媽過節。母女三人除了自己做越南菜之外,也會一起去餐廳吃年夜飯,她的心願是女兒們可以在台灣找到工作,穩定下來,三人可以打造一個在台灣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