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難民潮 港作家血淚紀實

中國時報【許文貞╱專訪】 1975年,南北越戰爭結束,美國支持的越南共和國向北越共產政權投降。在戰亂下,無論南北越,大批越南人將貴重物品縫在衣服裡,擠在狹窄悶熱的船艙,忍受暈船和疾病,乘船逃出家鄉,被稱為「越南船民」。作家黃雋慧採訪多位船民,將他們的生命故事寫成《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上個世紀末最大的一批難民潮,距今才不過是40多年前的事。」 「不漏洞拉」四字,用粵語念起來,是越南話的「從今以後」的諧音。這是香港政府自1988年起向赴港尋求庇護的越南船民宣告新的難民政策時,廣播裡說的第一句話。黃雋慧回憶,「我還住在香港的時候,常常聽到這個廣播,一天會播好幾次。」 黃雋慧是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在高中教數學,有天和某位越南裔同事鄭老師聊起,才得知對方的家人曾是越南船民,也喚起她的記憶,「香港當時面臨龐大的難民壓力,新聞常播報難民問題。」於是決定採訪多位生活在加國的越南船民,記錄這段快被遺忘的歷史。 當時的越南船民,若乘船往西逃,就是去到泰國、馬來西亞,若往東逃,則到香港,再遠一點也有機會到台灣。由於當時國際間沒有難民政策,逃難的船民等於是生死未卜,往泰國逃的船隻,常碰上海盜襲擊;往馬來西亞逃的船隻,有的被強行拖回公海,見死不救。既然往泰、馬不一定安全,香港就成了難民的熱門選擇,有至少15個主要的難民營,1978年時,到香港尋求庇護的人數,就已經突破6萬8千人。 1988年,難民人數多到香港決定實施「甄別政策」,不一定上岸的都能得到難民資格,「不漏洞拉」的廣播即是在宣告這項消息。黃雋慧表示,「對船民來說,既然無路可退,後來反而有更多人懷著賭一把的心情選擇逃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