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工程最近僅60公分 鋼網隔絕 護古蹟毫髮無傷

中國時報【陳燕珩╱台北報導】 忠孝橋引道昨清晨展開為期8天的拆除工程,緊貼著施工區的古蹟北門,長久以來受到高架橋壓迫,隔斷當地古蹟群的整體脈絡,拆除完工後,北門將能重新露面,重現歷史意象。 北門是清朝時期台北城重要的門戶,現為台北唯一完整保存原貌的城門,擁有豐富的歷史意涵。北門距離引道拆除工程最近只有60公分,施工前為避免損傷古蹟,新工處用型鋼及焊接鋼線網隔絕北門,在周遭地板鋪上鋼板,減輕土塊掉落造成的地面震動。拆橋則採取機械切割工法,防止土塊飛濺。 北門周圍還有北門郵局、三井倉庫和鐵道博物館等重要古蹟及歷史建物,外界不免擔心工程衝擊古蹟群,新工處也在建物周圍設置建物傾斜及多處沉陷觀測點,透過數據隨時觀測與監控。新工處表示,所有保護措施皆規畫完善,有把握工程期間能安全保護古蹟。 前天地震重創南台灣,為保安全起見,新工處不僅派技師重新檢驗北門,更提升對古蹟的監測頻率,從每半天1次,提高到提高到每4小時1次。昨拆除工程第一天進度順利,新工處總工程司王健忠表示,下午4點的古蹟監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沉陷值最高只有2.6mm,遠低於警戒值20mm。 此外,忠孝橋最接近北門的橋段已完成橋面切割,北門與忠孝橋間距拉大到300公分。王健忠表示,接下來工程對古蹟可能造成的影響會愈來愈小。 北門將在8天內重見天日,對於引道拆除後的古蹟處理,文化局長謝佩霓表示,文化層面的規畫不能操之過急,工程完成後,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新空間,與周邊古蹟產生新的互動關係,到時才能準確思考未來該怎麼規畫,讓建物的歷史與人文涵構重新被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