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資料證實妊娠糖尿不會提高ADHD的風險

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賴嘉鎮教授研究團隊推翻妊娠糖尿與ADHD之間的關聯。
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賴嘉鎮教授研究團隊推翻妊娠糖尿與ADHD之間的關聯。

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賴嘉鎮教授研究團隊與國際研究組織—神經和心理健康全球流行病學網運用臺灣等7國的資料庫,以真實數據進行分析,推翻過去認為妊娠糖尿病導致子女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風險升高的認知,研究結果更榮登《自然醫學》期刊。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處長楊台鴻提到,現代數據變得越來越有價值,但是要分析很辛苦,這次賴嘉鎮教授的研究就分析了360萬筆資料。賴嘉鎮教授也表示,因為蒐集的數據很多,因此研究跨越了四、五年,這段期間得到國科會很多支持。

基因、孕期風險暴露、早產、後天因素都有可能導致ADHD,過去研究主要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妊娠糖尿會提高孩子罹患ADHD的風險;另一派則覺得兩者沒有關聯。本次研究改善了傳統的世代研究設計,透過國際合作、真實世界數據應用,先檢視過往傳統的研究,再找出疑問並進行修正,改追蹤手足對照,破解過往認為妊娠糖尿與ADHD之間的關聯性,發現家族基因與環境因子才是造成ADHD的主要原因。

賴嘉鎮教授補充說明,臺灣的藥物流行病學在亞太居領先地位,因為有完整的數據例如健保照護資料、癌症登記等,對公衛政策的擬定及臨床研究扮演重要的角色。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謝幸㚬博士則表示,這次的研究讓懷孕婦女不用再過度自責因為自己妊娠糖尿才導致孩子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