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好好玩】金門尋「堡」趣 駐防工事洋溢戰地風

文:陳國銘

眾所周知,金門有很多碉堡,經過許多熱心在地人士的尋覓,已有超過百座以上的碉堡被發現,本文特別介紹一線碉堡、反空降堡與碉堡群,進一步說明金門「百」堡樣態。

金門外島海空兵力馳援不易,必須要獨立作戰;因此工事防衛似乎成了必然手段。這些工事中碉堡最具代表性,每座碉堡都是士兵戰鬥與生活的重心,除後勤與金門防衛司令部高司單位外,幾乎所有士兵都駐防過碉堡。

一線碉堡 沿海岸線設立

過往金門海岸防務以師為單位,一路沿著海岸線「撒」兵防守,這些駐軍住所就是碉堡,金東金西各以「E-」及「W-」為據點編號。目前著名的觀光景點船型堡,據點編號是E-037,新湖漁港旁被施以藍白迷彩的東防波堤碉堡則為E-90。金西的安東一營區為W-013,小金據點則以L-開頭編號,超過百座碉堡衛戍金門戰地。

船型堡雖然孤立,但離海岸線有段距離,有些一線碉堡是沿著海岸線設立,以東一點紅旁邊的W-003據點為例,碉堡內射口位置正朝海岸線,可遂行縱射(enfilade),所有上岸的敵軍都處在火網射擊下。據點內面對敵軍的方向,則以加固混凝土厚度、不開射口因應,所有射口幾乎與灘頭平行,鄰近海岸設置碉堡固然有好處,但貼近海岸線興建碉堡易受海水高低潮影響,大潮來臨時淹水是常態,居住環境潮濕,此處碉堡算是一線海防據點的代表作。

在金門常看到交通要道中,聳立一座大型圓柱體混凝土建物—反空降堡。反空降堡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配置防空武器,過往為4管50機槍,現改為20機砲,上方覆蓋偽裝網,旁邊有寫景圖與敵機識別圖等;中層為彈藥儲存所與敵火旺盛時的掩蔽處;最下層則為士兵休憩空間。

反空降堡 休憩、戰鬥所在

大型反空降堡出入口通常位於後方隱蔽處,小型反空降堡出入較「克難」,與一線據點一樣,反空降堡就是一個班兵休憩與戰鬥所在,不同時期由不同單位管轄。在金門許多重要的交通要道,例如金城圓環、料羅圓環、瓊林圓環、昔果山附近、伯玉路三、四段間,都可看到反空降堡的特色工事。

反空降堡除位於交通要道外,許多空曠的地方也會當作堅強據點,例如斗門反空降堡也被稱為微笑碉堡,碉堡正面射口掩護高陽路,上方兩處圓形射口構成一幅微笑圖樣。

功能不一的反空降堡還會「群聚」,也就是說在特定區域周邊都配置反空降堡,成為敵軍空降成功後,先行遲滯敵軍的火力點,以前西洪機場周邊的反空降堡最為明顯,數量超過50座以上,不過隨著居民用地與交通需求,這些反空降堡所剩無幾。

以點線面連結 控制要地

反空降堡群的概念也延伸到內陸,也就是用班據點構成點,排據點構成線,再以各排據點連結成面,以點線面的方式控制要地,這些要地就是各連要固守的區域或是連部本身。

「金門百堡系列」中提到「鵲山基地營有3個步兵連,分別是碧山連、國興堡與克難堡連,每個連再由3個碉堡群組成。國興堡連由鷹堡、龍堡與國興堡構成。」上述編制早因駐軍精簡而失去其軍事機敏性,若以33制來推算,金東金西師各以20個營計算,再扣除高司、後勤等兵力,金門一線與內陸碉堡超過200處應是中肯的推斷。

正因為金門有超過百座以上的碉堡,因此退伍金友的返金探鄉行程也被稱為「尋堡去」,下回計畫到金門旅遊的大小朋友,在轉角看見碉堡,不妨進去體會昔日駐金官兵的生活戰鬥日常。(系列三)

位於新湖漁港的東防波堤碉堡(E-90),配合大海彩繪浪漫藍白色,每個角度都超好拍。(陳國銘提供)

船型堡(E-037)位於金沙后扁湖山灣海濱,因碉堡外觀宛如一艘戰艦而得名。(陳國銘提供)

一線碉堡沿著海岸線設立,碉堡內射口位置正朝海岸線,可遂行縱射,所有上岸的敵軍都處在火網射擊下。(陳國銘提供)

寒舍花陣地除主體建物與碉堡外,灘岸邊也有依靠山壁興建的碉堡,旁邊有刺玻璃山當作阻絕工事。(陳國銘提供)

斗門反空降堡被稱為微笑碉堡,碉堡正面射口掩護高陽路,上方兩處圓形射口,構成一幅有趣的微笑圖樣。(取自金門觀光旅遊官網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