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演後 對台外交戰將開打

(圖/中國軍網)
(圖/中國軍網)

在賴清德發表總統就職演說後,中共緊接著23日就舉行「聯合利劍─2024A」圍台軍演,劍指賴清德的意味濃厚。然而軍演是一種權力現象,當它發生的時候,通常不會只影響到單一行為者,亦會外溢到其他國家。由於他國很難判斷中共軍演的真實意圖,故域內國家容易放大解讀軍演對自己的威脅,他們更願意相信,軍演不只是針對台灣,尚暗藏拒止美國、恫嚇日本、威懾菲律賓等目標,因此這些國家通常對軍演不會只是靜觀其變。

從區域國家對「聯合利劍─2024A」的反應不難發現,他們普遍避免火上加油,然於保守發言的同時,卻同步墊高對中共的軍事防範。例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中規中矩地表示:「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灣獨立,支持兩岸對話」,但是第七艦隊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雷根號」卻在中共軍演期間,部署在接近台灣的菲律賓海域待命。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四平八穩地表示:「我們將密切關注兩岸關係事態發展,並繼續進行外交努力」,惟日本防衛相卻同步宣示,日本自衛隊將參加6月7日登場的美軍「2024勇敢之盾」大規模實彈軍演,沖繩的愛國者飛彈也在戒備。

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在中共軍演期間表示,「中國在台海舉行軍演屬於『內部事務』,拒絕發表評論。」但菲律賓政府卻於同時,在菲國北端的伊拜雅島設立一座海岸防衛隊哨站,距離台灣南端僅約150公里。各國在發言上,不刺激中共,卻不約而同墊高己方的安全準備。

儘管許多專家指出「聯合利劍─2024A」不會只有一次,惟軍事施壓本身可能產生很多副作用。就兩岸層面而言,軍演直接造成「兩岸心靈契合」倒退。對區域安全來說,軍演會引發周邊國家「制衡中國」的作為提升。因此,雖不排除中共再次發動「圍台軍演」的可能,但除非必要,中共還是較可能改採其他層面的施壓,例如在中共策動下,奧地利官方已逕行取消我國的駕照與國際駕照的權利。另中共突然宣布禁止我邦交國瓜地馬拉的咖啡及夏威夷果進口。由此看來,「軍演」手段可能暫時退卻,對台施壓的另一個戰場─「外交戰」恐怕才要開打。

美軍採取「戰略互持」應對中共軍演,不過美國國防部24日已宣布,國防部長奧斯汀將出席27日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並會晤中國大陸國防部長董軍。這表示,儘管台海情勢因賴總統就職演說與中共軍演而緊張,但在緊密的時間裡,美中溝通管道依舊暢通,甚可直接進行軍事對話,以管控分歧。那麼短期內台海的不穩定因素,應很快能回歸美中共管的架構內,至少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兩岸不穩定因素應能有安全閥,變數則要看年底美國選舉結果了。(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看更多相關新聞
維護台海和平 拜登:願使用武力保護盟友
飛官為1事寫公開信「點名賴清德」空軍:不排除是敵認知作戰
共機「五星旗同框中央山脈」離台灣有多近?前空軍副司令:大概20海浬
彭博:沒有台灣的晶片 就沒有蘋果、輝達
學者:五月天蔡依林表態非獨立事件 是中共對新政府發動系列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