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微軟.蘋果「富可敵國」 專家:恐擴大貧富差距

台北市 / 黃傲天 李詩健 報導

輝達首次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和微軟、蘋果持續上演「股王爭霸戰」。如今三家企業市值都超過3兆美元,堪稱「富可敵國」,畢竟就連法國,今年4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也輸給這些科技巨頭。受惠AI熱潮,相關大廠影響力愈變愈大,在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灣,話語權和能見度也跟著大幅增加。不過專家示警,當AI供給比需求還高,恐怕就會泡沫化;大型企業過於龐大,可能也會加劇貧富差距。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我們不再用指令來寫電腦程式,我們改成下提示描述。」人在美國的「AI教父」黃仁勳,走到哪開講都能吸引不少人駐足聆聽,也再度在市場上有最新動作,彭博社報導,輝達花了約一億美元,收購前AWS管理階層創辦的Shoreline,這間公司的軟體能用演算法,抓出系統錯誤並自動修復,有望讓AI霸主實力再上層樓。

半導體專家曲建仲說:「代表輝達朝向軟體公司轉型,未來將會成為一家,同時可以提供硬體還有軟體,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輝達如今已經是全世界市值最高企業,微軟、蘋果則是持續力拚奪回股王寶座,這科技三強被形容是「美股三巨頭」。

畢竟市值全部都在3兆美元之上,和德國、英國今年四月GDP的差距越縮越小,三間公司的經濟實力甚至都贏過法國等國,台灣的GDP則是連兆元都還不到,堪稱開啟企業「富可敵國」的全新時代。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怎麼樣去規範,來防止這些科技巨頭壟斷市場,這個就變成一個重要的課題,此外就是說這些科技巨頭的崛起,會讓貧富差距擴大。」

科技龍頭廠影響力遽增,人工智慧的崛起正是主因,掌握全球晶片命脈的台灣,在國際上的實力與能見度自然也與日俱增,而且不只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聯發科的市值已經贏中國網易一大截,股價攻破200元的鴻海市值也高過美團點評,廣達衝上300多元同樣贏過中國主要公司百度。

記者黃傲天說:「AI需求強勁,供給端努力想滿足需要,但未來一旦供過於求,恐怕就會有泡沫化風險。」以最蓬勃成長的美國股市來說,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團隊認為,美股未來18個月會因為AI持續大放異彩,但AI泡沫最終恐怕還是會破,屆時美股就會跌回跟全球其他股市一樣的位置,人工智慧話題不斷機會與風險都得評判。,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超車微軟 輝達躍居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
手機全面人工智慧化 蘋果洽談中國AI業者無進展
上海市人工智慧大會 特斯拉微軟等500家企業參展